俄乌局势再生变,中国紧急表态
据央广网报道,近日,援乌“意愿联盟”峰会于近日在巴黎落幕,法国总统马克龙随后宣布重磅消息,令本就复杂的俄乌局势再生波澜。
普京(资料图)
马克龙提及,将组建英法联合团队前往乌克兰,旨在研究未来向乌派遣军队的模式。他还提出,会派遣部分成员国维和部队进驻乌克兰战略要地,在和平协议达成时发挥威慑作用。不过,该提议在成员国间未获一致认可,后续或仅从少数国家抽调兵力执行。
当下,俄乌双方相互指责对方意图破坏美国此前推动的黑海停火及不袭击能源基础设施协议。俄罗斯方面对协议执行设定条件,要求取消因俄乌冲突施加的部分制裁;马克龙却在与到访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面时,明确拒绝俄方这一要求,并宣称众多欧洲国家有意在和平协议达成后向乌派兵,强调法国秉持“和平主义立场”,且这些部队“不会处于前线,也不会参与战斗”。
马克龙进一步阐释,未来俄乌停火后,乌克兰军队仍是乌安全首要保障力量;外部伙伴为乌提供安全保障而派遣的部队,不会部署于对峙前线。他指出,“安全保障”与“维持和平”概念不同,停火后预计仍存对峙前线,需联合国授权的维和行动等维持和平机制;而外部安全保障部队作为预备威慑力量,将依相关国家意愿,经协商部署于乌境内战略要地,为乌提供军事训练、后勤补给等支持。
普京(资料图)
消息一出,国际舆论哗然。对于俄罗斯而言,北约国家军队进驻乌克兰是其难以接受的红线。此前俄外长拉夫罗夫就曾强硬表态,一旦英法等北约国家军队部署在乌克兰境内,俄方将视其为开战行为。此次马克龙提议,无疑加剧了俄罗斯的安全担忧,或将促使俄罗斯采取一系列应对举措,从军事战略调整到外交层面施压,以维护自身核心安全利益。
在国际舆论场中,有外媒报道称中国外交部在布鲁塞尔探讨参与乌克兰维和部队的可能性。对此,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回应,该报道完全不实,并强调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立场一贯且明确。长期以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坚守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派遣维和部队进入主权国家参与领土争端,与中国外交政策相悖。中国始终主张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劝和促谈,推动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
从法国自身战略角度分析,马克龙此举背后有多重考量。一方面,法国试图借此提升在欧洲乃至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在当前欧洲政治格局中,德国对乌援助态度有所变化,美国因大选等因素对欧洲事务投入存在不确定性,法国期望抓住时机,填补部分权力真空,引领欧洲在俄乌问题上的走向,推动欧洲战略自主性进程,减少对美国的过度依赖。另一方面,近期俄乌战场局势变化,俄军在部分地区攻势持续,乌军面临弹药短缺等困境,法国此举或有威慑俄罗斯、助力乌克兰维持战场态势的意图。此外,从国内政治视角看,极右翼政党支持率攀升,马克龙期望通过外交层面的强硬表现,转移国内部分政治矛盾。
普京(资料图)
然而,马克龙的提议在国际社会面临诸多阻碍。北约内部对此态度不一,美国白宫重申不会派兵赴乌作战,国务卿布林肯称法国立场不代表北约;德国总理朔尔茨明确反对,认为地面部队介入将致灾难性升级。即便有波兰总理图斯克意外支持“思考一切可能性”,但北约整体对“红线”定义模糊,若俄军行动触及某些关键节点,如攻占敖德萨或轰炸北约援乌车队,是否触发北约集体防御条款仍存争议。
展望未来,俄乌局势走向愈发扑朔迷离。各方应回归理性,尊重彼此合理安全关切,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才是化解危机的根本之道。国际社会也应共同努力,推动俄乌双方相向而行,为实现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贡献积极力量,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升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