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机器人,呼之欲出?

AI行研局 9小时前 阅读数 260 #推荐

近期,华为机器人的相关消息持续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在2025年这个被视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量产元年的关键节点,华为的动作备受瞩目。

规模化应用提速

5月9日,网络上流传出华为机器人将于5月18日举行量产发布会的消息。受网传消息影响,A股机器人概念局部拉升,南方精工、拓斯达等快速冲高。

而前一天,即5月8日,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华为哈勃入股了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商千寻智能,这也是华为哈勃首次以投资形式入股机器人公司。融资完成后,千寻智能向《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后续将在具身大模型上持续迭代,并计划于5月发布新的Demo。

此次哈勃入股千寻智能,双方未来是否会进一步深化合作,成为外界关注焦点。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华为在智能硬件、人工智能、通信等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与丰富的市场资源。这些优势将助力千寻智能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拓展市场渠道,加速产品研发与商业化应用进程。

事实上,华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早现端倪。

3月中旬,华为被曝申请注册“MATEROBOT”商标,涵盖类人机器人等多种用途,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早在2024年6月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云就发布了盘古大模型5.0及其具身智能版本。

此前,华为已与乐聚机器人展开合作。2024年7月,在华为开发者大会2024上亮相的国内首款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夸父机器人,便是乐聚公司的最新一代人形机器人。这款机器人搭载盘古具身智能大模型,不仅能实现全方位视觉感知,还具备跳跃能力,可在多种地形行走。

2024年11月15日,华为更是与包括与乐聚机器人、兆威机电、大族机器人、墨影科技、拓斯达、自变量机器人、华龙讯达、华成工业控制、中坚科技、埃夫特、创新乐知、数字华夏、中软国际教育、强脑科技、奥卡机器人、川禾人形机器人等16家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打造具身智能产业链。彼时,华为表示,早已在具身智能关键技术和产业生态领域进行技术储备和布局,与超过100家企业共同构建了具身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合作生态。

从多方信号来看,华为机器人正加速迈向规模化应用。

产业拐点将至

当下,具身智能机器人正处于技术与商业化的关键临界点,其发展不仅是AI技术的集大成体现,更是推动全球制造业升级与社会治理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中信证券认为,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量产元年。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及场景的开拓试验性应用标志着人工智能AGI和机器人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看好具身智能机器人板块,并且该板块已成为2025年及未来5至10年最重要的科技产业机会之一。

光大证券也表示,从人形机器人量产节奏的角度,2025年将会是突破性的一年。万台级别的量产将带动下游产业链进入确定性放量阶段,而万台级别的数据采集和训练有望真正解决数据匮乏的难题,推动人形机器人向更泛化、更实用的阶段迈进。坚定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立足硬件技术路线与各厂商进展。

产业链涉及多家上市公司

从上市公司层面来看,不少企业已与华为在机器人领域展开合作或协同。

兆威机电是华为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16家优选合作伙伴之一,公司在机器人领域的产品包括灵巧手零部件和电机驱动模组。

拓斯达也是华为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16家优选合作伙伴之一,公司通过子公司矩阵智控科技,打造“感-算-控”一体化的通用机器人运动控制平台,聚焦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在产业链上,富佳股份、海晨股份、埃夫特也扮演着不同角色。

例如,富佳股份通过控股子公司为乐聚机器人代工各类线路板,切入人形机器人上游核心零部件供应链;海晨股份提供智能物流解决方案,通过华为云平台实现乐聚机器人与5.5G网络的协同,提升仓储分拣效率;埃夫特提供工业机器人整机及系统集成方案,与乐聚形成技术互补,助力其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AI行研局

AI行研局

记录AI、机器人行业的调研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