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号休眠近3年,被证实行走2009米,天问二号后,火星采样加速

环球科学猫 3天前 阅读数 827 #科技

没想到,中国天问一号火星车祝融号休眠了近3年,又迎来了新消息,在4月,美媒针对中国祝融号火星车的行走路径,再次发布了新给出的成果。

当然,这一份成果是来自中国科学院,通过“高级视觉定位和地形图绘制提升了祝融号火星车的火星探测任务”,其结果就是证实了祝融号火星在火星上行走的路径,相比记载的数据来说,要多很多。

这是好事情,因为中国在一步一步刷新祝融号在火星上的数据,让中国的“火星脚印”更加的多。

同时,接下来我国又要执行的天问系列任务,也是值得期待的,我这里就先说明一下祝融号的问题。

祝融号休眠近3年!被证实行走2009米

中国天问一号任务是我国首次火星任务,其搭载的祝融号火星车,也是中国第一辆火星车,而在前往火星之后,其创造的火星成果还是不少,实现了我国在火星上的一次突破。

以前可以说对火星了解都是通过别人,但我国祝融号火星车上去之后,一切都改变了,那到底有什么突破呢?比如:

揭示了火星风沙与水活动对地质演化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为火星乌托邦平原曾经存在海洋的猜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丰富了人类对火星地质演化和环境变化的科学认知。

首次发现“祝融号”着陆区的沙丘表面存在结壳、龟裂、团粒化、多边形脊、带状水痕等特征,光谱数据分析发现,沙丘表面富含含水硫酸盐、蛋白石、含水铁氧化物等含水矿物。

证实风沙活动记录了火星古环境随火星自转轴和冰川期的变化等等。

所以,祝融号火星创造了中国在火星上的新成就,然而,祝融号已经休眠了近3年了,一直没有醒来,这主要是因为其遭遇了火星灰尘的覆盖,无法达到发电的要求,所以没有苏醒,一直处于沉睡之中。

好在它已经是超长发挥了,因为祝融号的设计寿命为3个火星月,相当于约92个地球日,所以,是远超设计寿命。

而这一次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火星车在火星上行走里程碑的一个研究成果,我国通过高精度的定位与地形制图,确保了祝融号火星车安全实施巡视探测的关键,截止2022年5月18日祝融号休眠前,车上里程计记录祝融号在火星表面行驶了1921米。

然而,通过研究之后,利用不同定位方法得到的行驶路线图。根据统计,祝融号火星车实际行驶距离,不是1921米,而是2009米。这说明了我国火星车在火星上留下的中国足迹更长,更多,那为什么会出现差异化呢?

经分析认为这是由于火星车由北往南行驶沿路的地形总体为下坡趋势而导致了车轮产生前向滑移,也就是说这是来自地面与火星车之间的机械化变化之下带来的。

所以,这成功非常不错,也是值得高兴的事情,让大家看到了中国祝融号火星车的成就其实更大一点,为祖国点赞,祝融号比想象的要厉害很多,这就是这项成果的情况。

天问二号即将发射,过后火星采样加速

的确,在天问一号任务之后,我国天问二号也将发射了,按照时间来说,预计将于2025年5月前后实施发射,不过,虽然这是天问系列任务,但这一次任务我国并不是前往火星进行任务,而是前往小行星任务。

天问二号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实施小行星2016HO3伴飞、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311P伴飞探测等多项任务。其中小行星2016HO3被称为“地球准卫星”,稳定运行于地球轨道附近,其公转周期与地球公转周期接近,保留着太阳系诞生之初的原始信息,是研究太阳系早期物质组成、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科研价值。

而对于彗星311P/PANSTARRS,通过对它的研究探测,有助于了解小天体的物质组成、结构以及演化机制,填补太阳系小天体研究领域的空白。

所以,天问二号任务看上去是与火星没有什么关系一样,但实际性也是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一次任务是我国天问三号火星采样返回任务的“关键点”,因为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之中,要进行天问三号任务的技术验证。

那么,这直接说明了天问二号任务执行好了,天问三号任务也将可以完美的进行技术核实,融合,并且推动整个任务的稳定性。

所以,而在天问二号任务之后,火星采样加速就可以完成,就是直接进行天问三号任务,进行火星采样返回,预计在2028年前后进行发射,然后在2030年左右采集样品返回地球,一旦中国成功了,将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火星采集样品返回的国家。

所以,非常期待我国天问二号任务的完美执行,天问三号任务火星采样计划的快速推动。

当然,最为关键是火星采样任务是有窗口期的,那必须在这个节点上执行才行,不然任务执行力度只会变得更大,这就是原因。

中国还有更大的目标

针对火星的未来,我国不仅要进行火星样品采集,未来中国还有更大的目标,就是实施载人登火,并且还将在火星上推动居住地的建设,这也是其他国家都在执行的一个目标。

只不过当下最为关键就是分析火星,了解火星,所以,火星样品采集返回极其重要,比如可以从火星土壤知道火星的变化历史,了解火星是否存在水等问题,只有在这些了解透彻之后,那更多的任务执行也就更加方便了。

这就跟我们说的了解月球一样,无论月球正面还是背面,采集样品回来,那整个天体的了解就完全通透了,这就是好处。

只不过,未来我国多久可以完成载人上火星,这个不清楚,美倒是已经跨下海口了,说要在4年内送宇航员到火星,是否大家可以看到,在2030年前就可以揭晓这个过程,大家拭目以待吧。

评论列表
  •   九茶  发布于 2025-04-12 14:21:00  回复该评论
    九天揽月,环宇数星,向咱家数星客们致敬[鼓掌][鼓掌][鼓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环球科学猫

环球科学猫

用眼睛看科学,用科学的思维看世界(原创内容禁止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