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多长时间,心率就可以恢复如常?
王大爷刚结束晨练,手机显示他走了八千步,可半小时后他心跳还是咚咚地又急又快,这说明了啥?
众所周知,运动时心跳一定会加快,是为了加快血液循环给全身输送更多的氧,以使组织器官能最大限度地完成各项生理活动,这也是运动锻炼的主要目的。
我们的身体是非常智能的生物体,在运动结束后心跳很快就会恢复如常,不会出现王大爷这种情况,否则就像给手机快充时,充电器明明拔掉了,手机还在发烫一样,提示手机出了问题,我们身体的"恢复系统"其实有明确标准:运动后4分钟是安全红线,为什么呢?
人体的心率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可以把心脏想象成一位舞蹈演员,运动时它会跳起劲爆的街舞,心脏所能承受的最大心率,简单地说是用210减年龄的得数,比如50岁的人,运动时的最大心率是210-50=160次/分钟。
但为了避免心脏负担过重以免发生危险,对运动时心率的要求是达到最大心率的75%即可,比如王大爷今年65岁,他运动时的最佳心率就是(210-65)×75%=109次/分钟,这个节奏既能强身健体又不会累垮身体。
需要知道的是,上述运动心率是指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只要运动停止,加上运动后放松比如快走、跑步后的散步时间在内,心率应当在4分钟内就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表明这次运动是安全有效的。
如果超过了4分钟心跳还不能恢复如常,表明心脏的运动负荷过重,运动强度过大了,可能对心脏造成的损伤,就需要调整运动量了。就像王大爷晨练走8000步后,半个小时心跳还在快速跳动,表明他晨练可能需要减一半的步数,或者改成打太极拳、八段锦以确保安全。
所以,运动后尤其是老年人应当养成看运动后心率是多少的习惯,可以通过数脉搏的方法来了解运动后心率的恢复情况,以便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明确自己能承受也是最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要记住养生不是冲刺跑,而是细水长流的积累。
你知道了吗?点个赞转发告诉更多人吧,关注天天听健康,方便每天学健康养生知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