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即将赴俄,普京对华表态后,三大机场关闭,一通电话打往印度

笑看云烟 2天前 阅读数 10999 #社会

«——【·前言·】——»

俄罗斯三大机场突然关闭,俄乌局势骤然升级,中方即将赴俄,普京针对中俄关系做出了最新表态。

值得注意的是,普京还拨通了印度总理莫迪的电话,俄印关系持续升温,尤其是在这局势不明朗的背景下,中方赴俄到底传递出怎样的信号?俄印关系升温又代表着什么?

莫斯科不再高枕无忧?

当地时间5月6日,莫斯科官方证实了乌克兰连续两晚对俄罗斯首都基础设施发动了无人机袭击,尽管官方声称已成功拦截摧毁,未造成关键损伤。

但三大机场的紧急关闭,却是俄乌冲突这几年以来,莫斯科空中门户首次因为战火威胁而大规模停摆。

对于一座国际都会来说,三大机场同时瘫痪,造成的影响可不小,成百上千航班取消,无数旅客滞留,初步估算,就单凭一日运营中断,俄罗斯航空业就可能面临超过2.5亿卢布的直接经济损失。

而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虽然强调了这次乌袭击并未造成人员伤亡或关键设施破坏,但乌克兰军事情报官员那句“莫斯科不再是安全区”的话,不光是想表达出首都的防控网并不是密不透风,更是进一步让紧张局势升级。

特殊节点的“东方来客”

在这样的氛围下,中方代表团如期启程,应普京的邀请与5月7日抵达莫斯科,展开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这次举动凸显了中俄两国之间的高度战略互信,尤其是在全球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国际秩序面临严峻挑战的时期,所包含的意味不言而喻。

而且这次访问的时间点,也是值得细品,它不仅与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对俄罗斯的特殊历史节点重合,也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以及联合国成立80周年。

同时访问的务实层面也不容忽视,俄方媒体透露,双方议题广泛,能源合作深化是重头戏,比如“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而且进一步推动本币结算,也被再次摆在桌面上。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已经历史性突破了24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了26%,本币结算占比更是高达95%,而且双方就如何在联合国、金砖国家等平台加强协调,交换了意见。

普京访问前夕更是透露,他早在25年前就预见全球经济中心将会向亚太转移,所以才会决定优先发展对华关系,强调中俄作为邻国,“我们必须友好相处”。

很显然事实验证了普京的说法,中国已经连续十余年稳坐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宝座,2023年俄对华石油出口量增长了24%,占中国该年原油进口近五分之一。

进入2024年第一季度,中俄贸易额达566.8亿美元,续增5.2%,其中中国自俄进口能源占比超七成,普京那句“中俄协作是国际稳定的基石”,也被广泛视为对美西方持续施压的直接回应。

克里姆林宫的另一手牌?

就在普京对华关系话音刚落不久,克里姆林宫电话线又接通了新德里,当地时间5月5日,普京与印度总理莫迪通话,虽然具体内容并未完全公开,但是根据印度外交部透露,莫迪邀请普京“尽快访印”,普京也是接受了。

如果此行真的能成,那将是俄乌冲突爆发三年多以来,普京首次踏足印度,其中的政治意味很是深刻。

值得注意是,俄印之间的互动,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两国关系本就有深厚历史渊源和现实需求,印度一直是俄武器的重要买家,仅在2022年军售额就高达130亿美元。

随着西方国家对俄禁运之后,印度也是摇身一变,成为了俄原油的重要出口国,2023年印度自俄进口原油激增将近12倍,日均超200万桶,占据了俄石油出口总量约40%。

为绕开美元体系,俄印也已启动卢比和卢布本币结算,成功带动了两地的经济利益发展,还有分析人士指出,俄罗斯当前积极拉拢印度,其中的战略考量颇为复杂。

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缓解西方制裁带来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压力,另一方面是在中俄印三个国家之中,俄罗斯试图扮演着更灵活的角色,平衡两大亚洲强国的关系,毕竟中印两国之间在边界问题上还是存在一定争议的。

世界回响与冲突代价

随着中俄、俄印这一系列密集的外交动作,也是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对此美国白宫迅速表态,将“密切关注”中俄互动,并再次警告任何国家“不要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持”。

美方的这样喊话,听起来像是例行公事,但实际上,心里的小九九比谁都多,而欧盟也是流露出部分担忧,认为中俄合作深化可能会进一步削弱西方对俄制裁的效果,延长冲突。

同时在印度国内,并未都认同加强对俄关系,有一部分观点认为,以优惠价获得俄石油和武器,完全符合国家利益,是现实主义外交的正确选择。

也有声音警示,印度过度依赖俄罗斯,尤其是在当下敏感的国际环境下,恐对印度与美西方关系造成不利的现象,压缩自身在国际上的回旋空间。

至于冲突的另一方,乌克兰总理泽连斯基,近期多次公开呼吁中国在调停俄乌冲突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但是中方早在2023年就提出过一份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十二点立场文件,只不过当时不管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都并没有对此做出多少实质性的积极回应。

如今时代在变化,各方都有着自己的盘算,动荡和不确定性似乎已经成为了常态,每一个战略选择都可能牵动全局。

参考信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5-07——乌克兰无人机袭击造成莫斯科机场关闭,外交部回应

上观新闻2024-06-06——西方抛中国“产能过剩论”,普京再驳:胡说!

澎湃新闻2024-06-28——梅德韦杰夫:西方对俄制裁并冻结俄资产可被视为侵略

观察者网2025-05-05——克宫:普京与莫迪通电话,并接受访印邀请

中国新闻网2025-05-06——普京最新涉华表态

评论列表
  •   zues  发布于 2025-05-08 00:01:01  回复该评论
    很明显,印度的背后是美俄,
  •   华夏卫士  发布于 2025-05-07 21:22:27  回复该评论
    美“警告任何国家都不要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持”暴露了美软肋。相信这个软肋一定会被正义国家抓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笑看云烟

笑看云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