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干燥困扰多?道家七日水煮白菜食养法助您清爽度春

经络技巧 3天前 阅读数 4 #健康

“春三月,此为发陈”,这是《黄帝内经》对春季最精辟的诠释。每到万物复苏的时节,人体阳气如春笋般破土而出,但这份生机却常被“燥”所困。

很多人一到春天就容易口舌生疮、皮肤干痒,甚至出现顽固性排便困难。这其实为一个中医千年未改的定律:春属肝木,肝郁则克脾土,脾胃运化失序,自然内蕴而生。多数人常误认排便困难为“水喝少了”,实则从中医五行而言,春时属木,与肝胆相应。当肝气郁结时,犹如林木遭狂风侵扰,不仅难以顺畅条达,还会“横逆犯胃”,致使脾胃这个“后天之本”难以顺利转化饮食之精。此刻,肠道犹如久旱河床,表面干裂,深处却淤积着“沉积物”。于修行的老道长们来看,每年春天都会开启为期七日的“青阳涤秽功”。这道功看似简单~七日间仅以水煮大白菜为食,于《道藏》中“清浊自辨,秽除神宁”的要义。为何偏偏选大白菜?缘由需从其“四气五味"说起白菜汁甘凉,擅和肠胃,除胸烦,解酒渴,通二便之道,尤妙之处在于其“清中带补”之性,既能涤荡肠道积热,又不会像苦寒药物般损伤正气。犹如为肠道施行“春季大扫除”,既能扫除垃圾,又不损肠道本有构造。

五行相生中的清肠从五行学说来看,大白菜真谓“一身具三行”:其白若银,归于肺金;其青似翠,应乎肝木;通利水道之功,又合水行之韵。春季养生的核心在于“木火相生”,大白菜恰似天然的调解者~以金制木(抑制肝火过旺),以水润木(滋养肝阴),形成完美的五行循环。有句话叫:“若想长寿,肠中常清”。老道家有一则食疗方:“春月燥热,取白菘(即大白菜)三斤,去老叶,盐水煮糜,晨起空腹食之,七日宿垢尽下”。将白菜与豆腐同煮,谓之“白玉翡翠汤”。据传,朱元璋在漂泊之际偶遇一农家妇女,她以简朴食材煮成汤给朱元璋喝,并称为“珍珠翡翠白玉汤”。这碗汤让朱元璋念念不忘,当上皇帝后仍命御膳房制作,但总觉味道不如当年。后此汤名简化为“白玉翡翠汤”。专调“春月头面生疮,二便不通”。其为“性味相须”之理~豆腐甘凉入胃经,与白菜携手形成“清上通下”的合力,既解上焦燥热,又通下焦积滞。七日清肠法的正确打开方式道家的“七日清肠法”绝非简单的水煮白菜:需选用老品种白菜,保留最外层“护心叶”,文火慢炖至菜叶透明、菜帮绵软。每日卯时(5~7点)大肠经当令时食用,佐以数粒花椒激发阳气,既防寒凉伤胃,又助药性发散。春天虽然美好,但干燥的天气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了不少困扰。

一道源自道家的养颜清肠方~水煮大白菜,不仅清肠排毒、清热生津、养阴润肺、降脂减肥,能如春雨冲刷肠火,让肠道洁净如初。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经络技巧

经络技巧

穴位、经络、技术、手法、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