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女生不愿意去婚检?背后的原因很扎心,也很现实

生活微微有点甜 6天前 阅读数 704 #情感
文章标签 婚姻

恋爱中的男女在步入婚姻殿堂前,婚前检查本应是为这段新旅程筑牢健康基石的重要环节。但现实中的情况却是,女性对婚检的态度普遍较为抗拒,这背后的原因真得很扎心,也很现实。

从实际情况来看,婚检的情况并不乐观。曾经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则视频,说的是一对新人,双方共同约好了去婚检,可就在即将检查时,女方却临时反悔。她给出的理由是“太丢人,万一查出来什么了,别人会怎么看我?”其实,像这种去婚检却临时反悔的现象并非个例,甚至是屡见不鲜。

女性不愿意参加婚检,不是对自身健康的忽视,恰恰是她们对背后复杂现实有着深刻洞察。在社会观念里,女性的身体状况往往受到过度严苛的审视。从传统的“处女情结”,到婚检中的遗传病筛查、生育能力评估、性病检测等等项目,每一项检查出现问题,女性所承受的社会目光和道德压力都会远超男性。

一位 27 岁准备结婚的女生,结果婚检后,检查报告上显示梅毒,我曾经咨询过专业的妇科医生,说是梅毒TPPA 呈阳性,但 RPR 为阴性,这种情况大概率是母婴传播导致的“假阳性”,并无传染性。然而男方家长得知后,却拿着报告大闹医院,恶语伤人,这段姻缘也因此告终。反观男性,即便查出精子活力欠佳或有轻微乙肝病毒携带,女方大多只是担忧,鲜少会直接拒绝结婚。这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婚检报告单对女性而言,更像是决定能否进入婚姻的通行证,承载了太多不该有的重量。

我们公司办公室有个女孩,曾在婚前检查出HPV高危型感染,处于初期且宫颈细胞无异常,完全可治愈。但其对象得知后,不仅质疑女孩生活不检点,还私自调查其过往社交记录。婚后女孩陷入长达半年的抑郁,最终辞去了工作。HPV病毒在女性群体中极为常见,超八成女性一生中至少感染一次,却被片面定义为行为不检点的标志,这正是女性惧怕婚检的关键,她们害怕被外界错误“定义”。

其实,婚检也存在一定的“不对等”。男性检查项目多集中于遗传病、传染病、精液常规等;女性检查项目则更为繁杂,涵盖生殖系统、性激素水平、妇科炎症、宫颈癌筛查等。这些项目本意是全方位守护女性健康,却在现实中易被误解为对女性的“挑刺”与“筛选”。社会上还存在“默认女方比男方更容易有健康问题”的偏见,不少家庭甚至会私下提醒女方先自行体检,确认无恙后再去正规婚检,这无疑是对女方的筛查恐惧。假如说,女方在婚检时查出 AMH数值偏低,医生会建议夫妻二人尽早备孕,男方家长却当场就表示要重新考虑结婚对象,他们看重的不是女性健康,而是所谓的传宗接代的“使用价值”。

实际上,作为一名有女儿的母亲来说,我还是坚定支持婚检的,尤其是针对乙肝、艾滋、梅毒、地中海贫血等隐性遗传病与传染病的筛查,这对避免高风险婚姻意义重大。但前提是,婚检必须是男女双方平等参与的检查。在我的思想里,理想的婚检场景,应是男女双方共同了解彼此健康状况,携手面对潜在风险,男性也应接受全面细致的检查,包括心理层面“是否具备婚姻责任担当”的评估。同时,婚检报告只是医学文件,绝不能沦为道德审判工具与决定婚姻成败的“通关卡”。

现在,众多女性不愿婚检,根源在于对社会的不信任。她们担心报告公布后被贴上“问题产品”标签,一个抗体阳性、一项数值偏差,就可能让未来陷入黑暗。而很多男性对基本健康知识一问三不知,在婚检这堂课上,女性早已准备好,男性却连教材都未翻开,这是医学知识普及与婚前心理准备的双重失衡。

婚姻是双向奔赴的旅程,婚检也应是男女共同的健康承诺,而非女性独自的“独角戏”。女性抗拒婚检,并非抵触健康理念,而是害怕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遭受无情伤害。只有社会摒弃偏见,让婚检回归保障双方健康的本质,男女共同承担起婚检责任,才能让婚检真正成为幸福婚姻的护航舰。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生活微微有点甜

生活微微有点甜

总有一个观点、一点感悟,能让您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