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已经走上了第三条路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这条路不喊打喊杀,也不空谈谈判,却能让“台独”势力坐立难安,让统一成为水到渠成的必然。 和统之所以难,不是大陆没诚意,而是民进党当局揣着明白装糊涂,一边拿着大陆的经贸红利,一边疯狂搞“去中国化”。 甚至在10月10日的“双十”讲话里还在兜售“台独”谬论,歪曲联大第2758号决议,这种情况下谈和统,无异于与虎谋皮。 至于武统,大陆当然有这个实力,但武统代价太大,两岸同胞骨肉相连,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走到那一步。 所以专家谢寒冰认为,大陆现在走的是“逼统”这条路,核心就是不打仗、不迁就,通过军事、经济、外交、民生多维度施压融合,让台湾明白不统一就活不下去,主动往统一的路上走。 军事上大陆走的是“常态化威慑”的路子,不是要打,而是让“台独”不敢打。 10月27日东部战区的实战化训练就很说明问题,轰-6K直奔台岛周边,歼-10负责空中警戒,还联动火箭军搞联合科目,对陆对海突击全覆盖,这已经是把实战演练变成了家常便饭。 更关键的是,这种威慑让外部干涉势力不敢轻举妄动,今年美国对台军售意愿明显下降,5月只批了3.85亿美元武器,特朗普谈及台海局势只敢说“危险”,却不敢做任何军事承诺,这就是大陆军事施压的效果,让台湾所谓的“美国靠山”变成了纸老虎。 军事上攥紧拳头,经济上就拉紧纽带,这第三条路不是一硬到底,而是刚柔并济。 谁都知道台湾经济离不了大陆,今年上半年两岸贸易总额就达到1477.8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大陆对台进口1087亿美元,虽然台湾对大陆出口比重看似下降,但顺差一直在涨,说明依赖度根本没减。 10月29日天津举办的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800多位台湾政商界人士挤着来参会,就是因为知道大陆市场的重要性。 去年台企去大陆投资增长20.33%,大陆对台投资更是暴涨九倍多,台积电、鸿海这些台湾支柱企业,产业链早就和大陆绑在了一起,大陆打个喷嚏,台湾经济都得抖三抖。 更狠的是大陆的惠台政策,一边让台企赚钱,一边让台胞受益,10月15日国台办宣布要把台湾居民来大陆落地办证的口岸,扩大到全部符合条件的口岸,不管是直航还是经港澳中转,落地就能办台胞证,这种便利度,就是让台湾同胞明白,大陆才是真正的靠山。 经济上绑得牢,外交上就断得彻底,“台独”想靠外部势力撑腰,门都没有。 9月国际民航组织大会没邀请台湾,10月世卫大会也照样把“台独”拒之门外,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说得明白,不是台湾没资格,是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搞“台独”分裂,让参与国际组织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 现在联合国179票支持一个中国,只有2票反对,说明“台独”在国际上早就成了过街老鼠,没人愿意为他们买单。 这种外交上的全面压缩,也是让台湾明白,脱离大陆根本没有国际生存空间,所谓的“邦交国”不过是拿好处办事,真有事跑得比谁都快。 咱硬的一手压得住,软的一手暖人心,第三条路的精髓就是让台湾同胞看清利弊,主动靠拢。 10月以来两岸文化交流热得发烫,厦门的海峡两岸文博会设了12个两岸主题展,200多场交流活动;莆田的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第一次设了11个海外分会场,港澳台胞都来参与。 广州的台湾青年岭南行,6000多名两岸青年一起探寻文化同源之根,很多台湾青年都说,来了大陆才知道以前听到的都是谎言。 现在52.3万台湾青年在大陆工作,35岁以下占了六成多,他们刷着抖音分享“大陆职场日记”,播放量高达八十亿,这种文化认同和生活融合,比一百句口号都管用。 国台办10月29日的发布会也说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还是基本方针,但前提是坚决反对“台独”,大陆会为和平统一创造广阔空间,但绝不会放弃使用武力,这就是第三条路的底气——给你光明大道,也给你悬崖警告。 谢寒冰说得好,这第三条路,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高招,只要四管齐下,“台独”势力蹦跶不了几年。 今年四中全会已经明确要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两岸产业协同创新平台,让37%的专利都是联合研发,跨海峡基础设施、专业资格互认政策一条条落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预测2030年两岸人均GDP将基本持平,统一后的红利肉眼可见。 民进党当局还在负隅顽抗,但台湾民众心里有数,63%的人认可“渐进式融合”,就算是民进党支持者里,也有41%愿意保持生活方式十年不变,这就是民心所向。 所以别再被谬论误导了,大陆的第三条路,走得稳、走得实,既有雷霆手段,也有菩萨心肠,我们的每一步都踩在台独的痛点上,都在向统一的目标迈进。 参考资料: 解放军报——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利剑-2024A”演习 台海网——洪秀柱请郑丽文喝苦咖啡有深意:准备过苦日子,压力会排山倒海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