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立刚认为台积电在南京建厂,千亿营收两百亿利润,帮台积电弥补各种亏空的同时,也阻

柳淮蕊 2025-11-07 16:31:40

项立刚认为台积电在南京建厂,千亿营收两百亿利润,帮台积电弥补各种亏空的同时,也阻碍了大陆自己芯片产业的发展,毕竟台积电南京厂生产的都是成熟制程的芯片,这些芯片我们都可以自己生产,结果现在平白无故就让给了台积电,自家芯片产业反而受到了挤压,是对中国芯片产业的一个巨大打击!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11月有新闻刚报道,南京厂专攻16纳米和28纳米这些成熟制程芯片,全是汽车电子、物联网、智能手机这些刚需市场的产品,一年就能造出千亿营收、两百亿利润。 可这些市场本该是咱们本土企业的练兵场,结果却成了台积电的提款机。 中芯国际2024年利润直接降了23.3%,中国第二大芯片代工企业华虹公司更惨,营收跌了11.36%,利润直接砍了八成还多,只剩20%不到。 这一增一减之间,明摆着是台积电用规模和品牌优势,把本土企业的订单抢了去,要知道华虹的28纳米工艺早就量产,中芯国际的14纳米FinFET工艺营收占比都到28%了,这些成熟制程咱们根本不是造不出来,是没了市场空间练手。 更让人窝火的是,台积电竟然拿大陆市场的利润,去填他们在其他地方的亏空。 11月6日有报道说,台积电在美国砸了400亿美元建工厂,结果又是工会罢工又是良率塌方,3纳米产线从2026年拖到2027年,成本还涨了35%,苹果都把30%的订单转给了三星。 在日本、德国的工厂还没见效益,全靠南京厂这些成熟制程产能撑着。 南京厂16纳米工艺月产能都到4万片了,还新增了BCD、PMIC这些特色工艺产线,专门盯着车规级芯片这些高需求领域,等于咱们用宝贵的市场资源,养着一个随时可能被美国操控的“竞争对手”。 9月美国刚撤销了台积电南京厂的“豁免”地位,虽然成熟制程暂时没受影响,但这已经给咱们提了醒,这家企业的运营根本绕不开美国的政策影响,哪天美国一句话,咱们的市场培育出的产能,反而可能卡自己的脖子。 有人说台积电来建厂能带来技术和人才,这纯粹是想多了,台积电清楚核心技术是他们的命根子,怎么可能平白无故教给咱。 南京厂开了这么久,除了带来一些普通操作岗位,真正的制程研发、设备维护核心团队全是从台湾调过来的,本土工程师根本接触不到关键技术环节。 反观咱自己的企业,中芯国际不靠别人,14纳米工艺营收占比都到28%了,N+1工艺(等效7纳米)都通过验证要拿订单了,国内客户占比从50%涨到62%,AI相关的成熟制程订单占了四分之一。 这说明只要给本土企业市场空间,咱们自己能搞出技术突破,可台积电一来,直接把市场份额抢走,本土企业赚不到钱,怎么投入研发迭代? 华虹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订单被抢导致利润大跌,连扩产的钱都得精打细算,技术突破的节奏自然慢了下来。 台积电在大陆的扩张,本质上是一场精准的“市场卡位战”。 他们算准了成熟制程是大陆芯片产业的基本盘,也是本土企业积累经验、赚取研发资金的关键领域,所以专门把16纳米、28纳米这些主力成熟制程放在南京厂,用4万片的月产能和品牌优势,把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压到最小。 要知道成熟制程不是高端芯片那样,需要十年八年的技术积累,中芯、华虹早就具备量产能力,2025年三季度,中芯成熟制程产能利用率都到85%了。 北京厂14纳米产线24小时满负荷运转,上海临港新厂还要新增产能,这说明市场需求根本不愁,缺的是公平竞争的环境,而台积电的介入,等于是在本土企业要冲刺时,从旁边伸腿绊了一下。 更讽刺的是,台积电一边在大陆赚得盆满钵满,一边还在布局“去大陆化”的产能。 他们在日本熊本建生产线,拿日本政府每片200美元的补贴,在德国服务欧洲客户,把高端产能留在台湾,只把成熟制程的产能放在大陆“变现”。 这哪是看重大陆市场,分明是把大陆当成了消化过剩产能、弥补全球亏损的“接盘侠”。 而咱的本土企业,却要在自己的主场,和拿着全球资源补贴的台积电硬碰硬,中芯国际就算能把订单抢回30%,利润空间也被压得极低,更别说那些中小芯片企业,直接面临订单断供的绝境。 美国之所以能卡咱们高端芯片的脖子,就是因为咱们在成熟制程积累不够,没能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现在台积电还在成熟制程领域挤压咱们,等于在咱们自主可控的路上又设了一道坎。 所以台积电南京厂的利润越高,咱们本土芯片产业的伤口就越深,两百亿利润背后,是中芯、华虹的利润下滑,是中小芯片企业的生存危机,是自主技术迭代的放缓。 项立刚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是看透了台积电的商业算计,更看清了咱们芯片产业的痛点。 芯片自主从来不是喊口号就能实现的,得把市场留给自己人练手,把利润留给自己人研发,要是连成熟制程这块基本盘都守不住,高端突破更是无从谈起。 台积电的千亿营收,这不是什么荣耀,而是咱们芯片产业自主路上必须警惕的陷阱。

0 阅读:0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