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红军城这仗能这么“反转”,乌军本来揣着矿道保命的小算盘,以为躲地下就能耍

柳淮蕊 2025-11-07 17:31:41

谁能想到红军城这仗能这么“反转”,乌军本来揣着矿道保命的小算盘,以为躲地下就能耍小聪明,结果被俄军反过来拿捏,把好好的“避难所”变成了插翅难飞的死局。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前些天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战报表明,俄军一天就控制了64座建筑,还击退十几次解围进攻,被困乌军连投降的都冒出来了,这巨大的反转背后,全是战术算计和实力碾压的硬逻辑。 红军城是顿巴斯的老煤矿区,地下200米深的巷道纵横交错,跟迷宫似的,乌军从2023年就开始改造,把废弃矿工宿舍改成弹药库,升降机改成运武器的平台,甚至建了能扛10万吨核弹的三防指挥所,北约援助的70%柴油和“海马斯”火箭弹全藏在这。 去年有个乌军工兵军官还吹牛,说“俄罗斯有空中优势,我们有地下世界”,觉得躲在里面能打游击,打了就跑没人能抓着。 可他们忘了,再结实的地下工事也得喘气,通风井就是这“地下长城”的命门,这致命的破绽早被俄军攥在了手里。 俄军根本没按乌军的剧本走,没傻乎乎地钻进巷道打地道战,而是玩了招“釜底抽薪”。 俄军事工程师翻出苏联时期的煤矿图纸,还找了老矿工当顾问,把每座通风井的位置、深度摸得门清,然后祭出了FAB-1500重型制导炸弹,这1.5吨的大家伙加装精确制导套件后,跟长了眼睛似的专炸通风井口。 9月11号晚上那波打击最狠,精准命中乌达奇诺耶村,和波克罗夫斯卡亚矿井的关键通风井,爆炸声3公里外都听得见,地下通道瞬间被泥土封死,氧气15分钟内就从21%降到7%,一氧化碳浓度飙到危险值的30倍,里面的乌军连呼救都来不及就成了瓮中之鳖。 这战术不跟你拼命,而是直接掐断你的呼吸,直接把“安全屋”变成了密不透风的“活棺材”。 地面上俄军更布下了天罗地网,就等乌军增援部队往里钻,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急了,从苏梅、哈尔科夫调了精锐的第93机械化旅、第82空突旅这些“救火队”来救,结果刚进多布罗皮利亚地区就被俄军分割包围。 俄空天军的苏-34、苏-35战机不停轰炸增援路线,通往红军城的帕夫洛格勒高速公路,成了“死亡公路”,日均1500架次FPV无人机猎杀,连公路桥都被炸断了3座,铁路运输彻底瘫痪。 11月2号俄罗斯国防部证实,被围乌军连续7次突围全败了,光一天就死了190人,装甲战车、迫击炮全被砸了,还有两个士兵直接投降,供词说不仅没物资,指挥部都不管他们的死活。 这就是俄军的“钓鱼战术”,故意留个口子诱敌深入,再关门打狗,西尔斯基的增援计划彻底成了送人头。 其实乌军的败局早注定了,就算矿道没被端掉,后勤和兵员也撑不住。 欧盟那66亿欧元军援被匈牙利卡着不放,美国千亿美元援助也在国会搁置,德国产的155毫米炮弹够乌军打三天就见底,“标枪”导弹拖到9月才交货,数量还不足承诺的零头。 更离谱的是腐败,乌克兰反腐败局查出无人机价格被虚抬30%,士兵穿的防弹衣都不合格,有的部队还在用二战的磺胺粉治病。 士兵们的处境也相当艰难,第155旅减员67%,120人的连队只剩38人,只能拉未成年人和60岁以上老人填线,现役士兵里40岁以上的占了58%,这样的部队怎么守得住城。 到11月7号这时候,红军城战役基本快收尾了,俄军10月20号就拿下了火车站,控制了铁路以南大部分区域,把乌军压缩到西北工业区的残据点里,连外国雇佣兵都开始撤了,只留1000名士兵殿后。 地下矿道被封死,地面增援进不来,守军成了孤军,俄军海军步兵带着热成像仪、温压弹逐个清楼,无人机拍的画面里,有的乌军直接向无人机举白旗投降。 这简直是乌军的小聪明,被俄军用硬实力按在地上摩擦,他们以为躲地下就能藏住,却忘了现代战争拼的是情报、火力和体系,靠老矿道耍心眼,根本抵不过精准打击和全面封锁。 如此看来,红军城这出反转大戏,给所有打“地道战”算盘的人上了一课:战场从来不是藏猫猫的地方,所谓的“不对称优势”,只要被抓住命门就是死穴。 乌军花1.2亿建的“地下长城”,没挡住俄军的炸弹,反而成了自己的坟墓,增援部队成了待宰的羔羊,这不是运气不好,是战术僵化、体系崩溃的必然结果。 现在的红军城,乌军连像样的抵抗都组织不起来了,这就是耍小聪明的代价,本想保命,结果把自己逼进了死局,最后连投降都成了唯一的出路。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42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