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坐了两次月子,母亲都没有照顾。我独自照顾老婆,累得够呛,而老婆的月子也没坐好,至今有时还会腰疼。现在母亲病了,想让老婆照顾,老婆却不愿意:"月子之仇不共戴天,她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她。 我叫陈峰,今年35岁,在一家机械厂做技术员,老婆晓雯和我是高中同学,婚后第二年就怀了老大。得知是女儿时,母亲脸上的笑容就淡了大半。晓雯预产期前一周,我跟母亲说“妈,您过来帮衬几天,我白天要上班,实在顾不过来”,母亲却在电话里支支吾吾:“村里你三婶家孙子没人带,我答应帮着看了,再说生的是丫头,月子里也不用那么金贵,你自己多操心就行。” 我当时急得满嘴起泡,晓雯体谅我,说“算了,别逼妈了,我自己能应付”。可她哪能应付?刚剖腹产完,伤口疼得直不起腰,还要给孩子喂奶、换尿布。我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做早饭,中午赶回家炖鸡汤,晚上下班直奔菜市场,回来洗尿布、哄孩子,经常忙到后半夜才能眯一会儿。有一次我太累了,切菜时走神切到手指,鲜血直流,晓雯抱着刚满月的孩子,坐在床边掉眼泪,说“我这辈子都忘不了,我疼得直哭,你妈却在别人家带孙子”。 没想到三年后晓雯怀了老二,这次查出来是儿子,我以为母亲总该来了。可临生产前,母亲又说“我最近膝盖疼,走不动路,去不了城里”。我不放心,特意回了趟老家,却发现她正精神抖擞地在地里摘棉花,旁边还放着给三婶家孙子买的零食。我当时就火了,跟她吵了一架,母亲却理直气壮:“我养你这么大,帮你带孩子是情分,不帮是本分,你凭什么逼我?” 那次月子,晓雯是咬着牙熬过来的。我请了十天陪产假,之后只能请邻居阿姨每天中午过来帮忙做顿饭,其余时间全靠我们自己。晓雯产后虚弱,夜里要起来三四次喂奶,白天还要给老大穿衣吃饭,没人搭把手,她只能强撑着下床做家务。有天夜里我加班到凌晨,回家看到晓雯抱着老二坐在沙发上睡着了,身上只盖了件薄外套,老大蜷缩在她旁边,被子滑到了地上。我心疼得直掉眼泪,把她们抱上床时,晓雯醒了,红着眼睛说“我腰疼得厉害,好像直不起来了”,后来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月子里劳累过度,腰肌劳损,以后很难根治”。 母亲这次是突发脑梗,左边身子动不了,住进了医院。我白天上班,晚上守在医院,不到一周就熬得黑眼圈比眼眶还大。姐姐打电话来劝晓雯:“弟妹,妈再不对也是长辈,现在她病成这样,你就别计较以前的事了,过来搭把手吧。”晓雯却在电话里哭了:“姐,我不是狠心,可我坐月子的时候,她怎么不想着我是她晚辈?我疼得站不起来,她在老家摘棉花;我带着两个孩子吃不上热饭,她在帮别人带孙子。现在她需要人照顾了,就想起我了,凭什么?” 我也试着跟晓雯沟通,说“妈年纪大了,这次病得重,咱们别跟她一般见识”,可晓雯却反问我:“陈峰,你摸着良心说,我坐月子那两个月,你妈有没有打过一个电话问过?有没有寄过一分钱的补品?我现在的腰疼,一到阴雨天就疼得睡不着,这都是月子里落下的根。她当初对我不管不顾,现在凭什么让我放下所有委屈去照顾她?” 母亲躺在病床上,还在跟我说“让晓雯过来吧,女人家照顾病人方便,她是我儿媳妇,这都是她该做的”。我忍不住跟母亲提了当年的事,说“妈,晓雯坐月子你没照顾,她心里一直有疙瘩,你跟她道个歉,说句软话,她或许就愿意来了”,可母亲却瞪了我一眼:“我没错!我是长辈,哪有给晚辈道歉的道理?她要是不照顾,就是不孝!” 我看着病床上固执的母亲,又想起晓雯夜里疼得辗转反侧的样子,心里像被针扎一样。月子里的照顾,从来不是“帮衬”,而是家人之间最基本的共情和扶持。母亲总觉得“儿媳就该听婆婆的”,却忘了亲情是双向奔赴的,没有谁天生就该无条件付出。她当初用冷漠伤了晓雯的心,现在又想用“孝道”绑架她,这样的亲情,怎么能让人信服? 难道长辈的偏心和冷漠,都能靠着“血浓于水”一笔勾销吗?老婆的委屈不是小题大做,月子里的伤害也不是时间能轻易抹平的。母亲想要被照顾,首先要学会尊重,学会为自己当年的冷漠道歉,而不是理所当然地索取。 说到底,亲情从来不是单方面的道德绑架,而是你对我真心相待,我才愿为你倾尽所有。月子之仇或许不至于“不共戴天”,但那些在最需要帮助时的冷眼旁观,足以让人心寒。母亲的病需要人照顾,可老婆心里的伤,又该谁来抚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用户15xxx84
老太婆作的,我也是婆婆但我会侍候儿媳月子带孙子买菜烧饭样样不拉,困难帮孩子们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