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这一波又稳了!安世中国已正式向欧洲客户发出通知,宣布恢复芯片供应,不过此次供

橙子故事 2025-10-29 17:03:56

中方这一波又稳了!安世中国已正式向欧洲客户发出通知,宣布恢复芯片供应,不过此次供货重启附带三项关键调整:一是需与安世中国重新签署专属供应协议;二是所有交易将统一采用人民币结算;三是因国内市场订单需求激增需优先保障,对欧出货量及交货周期将做出动态调整。 你可别小瞧安世中国,它可不是普通的芯片公司,是咱们国内半导体领域做“功率半导体”的绝对龙头,尤其在汽车用低压功率芯片这块,全球市场份额能排进前三,欧洲的大众、宝马、奔驰这些车企,之前80%的车载低压功率芯片都从它这儿采购,这可不是我随口说的,有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报告明明白白标注着数据,含金量摆在那儿。 为啥这次恢复供应要加这三项调整?咱先聊聊前因——今年上半年,欧洲那边受能源价格波动影响,部分芯片分销商偷偷把从安世拿的货转卖给第三方,炒高价格赚差价,结果导致大众德国狼堡工厂因为缺芯片停了两条生产线,宝马也差点延误新车上市,安世当时为了止损,只能临时暂停部分对欧供应,这事儿当时在欧洲汽车圈闹得挺大,《欧洲汽车新闻》还专门报道过车企的“芯片焦虑”。 先看第一项调整,重新签专属供应协议。这可不是故意折腾客户,是真要堵上之前的漏洞。新协议里明确写了“禁止转售”,要是再发现有客户把芯片倒卖给中间商,直接终止合作且不退还预付款,而且协议还加了“需求预报”条款,欧洲客户得提前3个月报准确的芯片用量,安世根据预报安排产能,这样既能避免产能浪费,也能保证真正需要的车企拿到货,大众采购部的负责人私下跟行业媒体说,虽然签新协议麻烦点,但至少不用再担心拿不到芯片,也算踏实了。 再说说第二项,人民币结算,这才是真·关键一步!之前安世对欧交易一直用欧元或美元,去年光因为美元汇率波动,汇兑损失就有2300多万人民币,财务压力不小。现在改人民币结算,一方面能直接规避汇率风险,安世财务总监在本月的投资者会议上就明确说,这步调整能让年度汇兑损失减少至少80%;另一方面,这两年咱们国家和欧洲的贸易里,人民币结算占比从2023年的7%涨到了2025年的12%,像中远海运、中国石化都在推进人民币结算,安世这波算是跟上了大趋势,而且欧洲车企也不是不能接受,毕竟现在人民币汇率稳定,比波动频繁的美元靠谱多了,宝马已经第一个签了人民币结算的订单,首单500万颗芯片上周已经从上海港发往德国慕尼黑。 最后看第三项,优先保障国内订单,这真不是找借口。你看今年前9个月,咱们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比去年涨了35%,每辆新能源车需要的功率芯片比燃油车多2倍,比亚迪、蔚来这些车企每个月都在追加订单;加上智能家居、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需求也在涨,安世位于广东、江苏的两座工厂现在是24小时满负荷生产,还是赶不上订单节奏。之前有国内车企跟安世反映,芯片到货周期从45天延长到了60天,所以优先保障国内是真没办法,总不能让自家企业等着芯片停产吧?当然安世也没让欧洲客户太为难,虽然出货量会动态调整,但承诺不会低于去年同期供应量的70%,交货周期最多延长15天,比美国芯片厂商动不动就延迟3个月强多了。 欧洲客户虽然一开始有点抵触,但也没别的选择。因为安世的功率芯片技术门槛高,像它家的车用MOSFET芯片,稳定性和能效比在全球都是顶尖水平,美国安森美、德国英飞凌的同类产品要么产能满了,要么交货周期要等6个月以上,欧洲车企要是不接受这三项调整,新车生产线就得停,每天损失几百万欧元,权衡下来只能认了。 这波操作稳就稳在“不卑不亢”,既没因为欧洲是大客户就妥协,也没断了合作路,反而通过调整把主动权握在了自己手里,既保障了国内市场需求,又推进了人民币结算,还规范了合作模式,一举三得。现在国内其他芯片企业比如中芯国际、士兰微都在关注安世的进展,要是这模式成了,以后对海外客户供货说不定都得学这招,毕竟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才是长久之计。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0
橙子故事

橙子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