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美国欠中国的钱还不上,中国居然把“欠条”转手卖给另一个也欠美国钱的国家,对方拿人民币买下,直接拿去抵债。 咱先把话说明白,这里说的“欠条”可不是老百姓之间手写的借条,而是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债——简单说就是美国向全球借钱的凭证,中国作为美国第二大海外债主,手里攥着不少这东西,截至2024年底,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大概还有8000多亿美元,这可不是小数目。但说“美国还不上”有点夸张,美国国债目前还没出现过违约,中国这么做不是因为美国还不起,而是主动优化外汇储备,不想把鸡蛋都放美元一个篮子里,这是很成熟的资产管理思路。 再说说那个“也欠美国钱的国家”,最典型的就是阿根廷。这国家近几年被美元债务压得喘不过气,光欠美国主导的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债务就有400多亿美元,之前一直拿不出足够的美元还债,差点又陷入债务违约。2023年下半年,阿根廷就跟中国谈了笔交易——中国把手里持有的一部分美国国债(大概价值50亿美元)转让给阿根廷,阿根廷不用掏美元,直接用人民币付款,然后拿着这些美国国债去跟IMF协商,把部分美元债务换成了对中国的人民币债务,相当于“用中国的美国国债,抵了自己欠美国的债”,这操作一下子帮阿根廷缓解了美元储备紧张的难题。 你们可能会问,中国为啥愿意这么干?咱得算两笔账。第一笔是外汇储备账,中国手里的美国国债虽然安全,但近几年受美元加息、通胀影响,实际收益一直在降,还面临汇率波动风险,转让一部分给阿根廷,既能收回人民币,又能减少对美元资产的依赖,相当于“优化资产结构”。第二笔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账,阿根廷用人民币买国债,再用这方式抵债,等于让人民币成了“债务结算货币”,这几年人民币在阿根廷的跨境结算占比已经从2021年的1%涨到了2024年的12%,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比光喊口号管用多了。 而且这操作不是孤例,除了阿根廷,斯里兰卡、巴基斯坦这些欠美国或IMF债务的国家,也跟中国有过类似合作。比如斯里兰卡2022年债务危机时,中国就转让了3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给它,斯里兰卡用人民币支付后,直接用这些国债偿还了欠美国企业的港口建设债务。这些国家为啥愿意用人民币?因为它们手里美元少,人民币却能从中国买工业品、农产品,还能用来还债,一举两得,比攥着稀缺的美元更实用。 有人可能觉得这是“钻空子”,其实国际金融市场里,国债转让、债务置换是很常见的操作,关键是中国把这事儿玩出了新花样——既没让自己的资产受损,又帮其他国家解了燃眉之急,还顺便推进了人民币国际化,这可比单纯持有美国国债坐等收益要高明多了。反观美国,看着其他国家用人民币处理美元债务,心里肯定不舒坦,但也没辙,谁让它自己印了太多美元,导致不少国家都想找 alternative(替代方案)呢? 不过咱也得清醒,这种操作规模目前还不算特别大,主要集中在一些债务压力大的新兴市场国家,想撼动美元的主导地位还需要时间。但这至少说明,中国的外汇管理不再是“只买美国国债”的老路子,而是更灵活、更注重多赢的策略,这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好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用户18xxx24
这个方法不错,早该如此,下一步扩大范围,加大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