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打到最后,我看极有可能复刻芬兰模式,乌克兰被占领土是收不回来了。就像当年的芬兰一样,忍痛割让领土,摆脱大鹅的纠缠,才能正常发展经济,然后加入欧盟。 1940年,芬兰与苏联爆发了冬季战争。虽然芬兰凭借顽强的抵抗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但最终面对苏联的军事压力,它不得不做出妥协。 根据和平协议,芬兰割让了约10%的领土,包括第二大城市维堡,还有拉多加湖沿岸、卡累利阿地峡等关键区域,连汉科港都被迫租借给苏联。 这场战争里,苏联付出了30-40万伤亡的代价才换得惨胜,却丝毫没耽误它扩大胃口,从最初想要维堡地区变成夺走更多领土,毕竟在大鹅眼里,领土永远比人命金贵,而芬兰吞下这枚苦果后,反倒没再跟苏联纠缠,一门心思搞发展,后来顺理成章加入了欧盟,算是用领土换来了安稳日子。 如今的乌克兰,简直是芬兰当年的翻版,只是割地的比例可能更难看,截至2025年8月,俄罗斯已经控制了乌克兰19%的领土,算上2014年吞掉的克里米亚,实际掌控面积远超当年芬兰割让的规模。 卢甘斯克州99%被占,顿涅茨克州75%落袋,扎波罗热州73%到手,连欧洲最大的扎波罗热核电站都在俄军手里,赫尔松州也被占了69%,第聂伯河成了天然分界线,英国国防情报局还算过一笔账,照俄军这推进速度,拿下乌东四州全境也就再等四年多,乌克兰想靠军事翻盘,基本是痴人说梦。 更关键的是,西方阵营早就悄悄换了剧本,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草拟和平调停计划,明摆着要让莫斯科留下已夺的领土;《华尔街日报》说西方在讨论“B计划”,核心就是让基辅放弃失地,因为恢复1991年边界的希望早没了。 特朗普团队更直接,副总统候选人万斯放话,要让前线变分界线,乌克兰保持中立,靠欧盟出钱复兴经济,这活脱脱就是芬兰模式的现代版说明书,毕竟西方给乌克兰输血这么久,早没了当初的热情,与其填无底洞,不如接受既成事实。 而泽连斯基的态度也从硬刚变成了“务实”,以前喊着要收回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所有领土,现在也承认没法靠军事解决,同意按当前战线停火谈判了,这倒不是他想通了,而是美国换了总统,援助跟不上,自家地盘被占得越来越多,再不妥协连剩下的领土都保不住。 普京还趁机抛了个“领土交换”方案,用哈尔科夫、苏梅那些没人要的边境小块地,换顿巴斯那片占乌克兰四分之一工业产值的核心区,顺便让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归俄,这算盘打得比当年苏联还精。 至于加入欧盟这码事,芬兰的老路确实能走,欧盟正酝酿给乌克兰“准成员”身份,虽然没完全投票权,但能进单一市场、拿农业补贴,先实现经济融合,这对打了四年仗、经济稀烂的乌克兰来说,诱惑力不小,就算匈牙利跳出来反对,泽连斯基都愿意改法案妥协,毕竟能抱上欧盟的大腿,总比抱着一堆被占的废墟强,当年芬兰割地后靠欧盟实现发展,乌克兰要是真能复刻,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说到底,俄乌这仗打到最后,拼的不是谁更能扛,而是谁更能接受现实,芬兰当年用10%领土换来了几十年安稳,乌克兰现在要割的地更多,但不割就只能继续耗着,直到被榨干最后一滴血。 西方不想再掏钱,俄罗斯占着地盘不放,乌克兰夹在中间,除了走芬兰的老路,几乎没别的选,领土这东西固然金贵,但前提是得有本事守住,守不住的时候,及时止损才是聪明人干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