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一轮经贸谈判选在了马来西亚,而不是此前舆论猜测的新加坡,原本在中美之间左右

茂盛楼兰 2025-10-27 16:58:43

中美新一轮经贸谈判选在了马来西亚,而不是此前舆论猜测的新加坡,原本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的新加坡,落了一个寂寞,原因就是新加坡太会作了。 其实,新加坡在李光耀父子执政时期,曾在中美之间走平衡路线,是中美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国家,虽然只是弹丸之地,但国际地位卓然不群。 李光耀当年能让奥巴马访华前特意绕道新加坡听他建言,靠的就是“直升机思维”——既承认美国军事科技优势,又认准中国崛起不可避免,一边推动美国关注东南亚,一边把印度拉进区域均势,硬生生把城市国家做成了大国博弈的传声筒,那时的新加坡多精明,香格里拉对话办得风生水起,中美都愿意借它的场子说软话,毕竟谁都知道这小老弟只谈利益不站队。 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崛起进程加快,也随着中美博弈愈发激烈,新加坡的心态发生变化,开始偏离中间路线,好好的平衡术玩成了踩钢丝,还总忍不住给自己加戏。 从2023年起这股“作劲儿”就藏不住了,前外长杨荣文一会儿说不允许领土被用作反华军事设施,一会儿又在YouTube上分析美国帝国可能崩溃,看似两边都不得罪,实则把中美博弈的紧张感越炒越热。 到了2024年,李显龙更离谱,国际论坛上三句话不离中美对抗是灾难,嘴上说体量不足以充当中介,身体却很诚实,硬是把自己架在危机预言家的位置上,全然忘了李光耀“少表态多搭桥”的老规矩。 这种心态跑偏最明显的是2025年黄循财接棒后,新加坡的操作更没了章法,2月刚在议会说要应对中美科技竞争,4月就跳出来批评美国关税“不是盟友行为”,转头9月又对台湾问题指手画脚,说要同时威慑两岸,这哪是中立国该有的话术?李光耀当年最反对对别国内政说三道四,如今新加坡倒好,把敏感议题当谈资,生怕大国注意不到自己。 更讽刺的是,它一边和谷歌、微软搞科技合作,一边又想拉中国企业做5G项目,以为还能像过去那样两头拿好处,却没发现中美对这种墙头草姿态早没了耐心。 反观被选中的马来西亚,人家才是把平衡玩明白了,作为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不喊口号只办实事,既和中国升级“深化版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23年贸易额冲到2187亿美元,又在美国“印太框架”里签供应链协议,谁都不得罪。 更关键的是人家有硬底气——全球13%到20%的半导体封测份额握在手里,英特尔和长电科技在槟城共处一个生态圈,中美企业都在这赚钱,自然愿意买它的账。新加坡呢?除了喊风险预警,半导体投资连马来西亚零头都不到,光靠嘴皮子怎么当谈判地主? 说穿了,新加坡就是把存在感和信任感搞混了,李光耀时代的国际地位,靠的是“中美都信得过”的中立背书;现在却总想靠预判危机刷存在感,把自己从桥梁作成了喇叭,中美选吉隆坡,明摆着是要找个能聚焦务实议题的地方,毕竟美国大豆商等着救市(2025年1-8月对华出口暴跌88%),中国关心关税豁免,谁有闲心听新加坡讲战争风险? 这事说到底,还是小国在大国博弈里拎不清自己的位置,李光耀早就说过,新加坡的优势是“嵌入世界体系”,而不是“主导体系话题”,现在倒好,放着安稳的中间派不当,非要学大国指点江山,结果把中美都想要的中立缓冲空间作没了,落得个谈判桌旁看风景的下场真是不冤。

0 阅读:31

猜你喜欢

茂盛楼兰

茂盛楼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