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架「轰-6K飞抵台湾上空」台岛「紧张爆表」 事情就发生在10月26日,台湾光复纪念日后的第一天。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的飞行员姚密灵驾着轰-6K升空时,仪表盘显示的任务坐标直指台岛周边海空域,他在云端清晰望见台湾的海岸线时,说了句掷地有声的话:“这是我们对祖国和人民的庄严承诺”。当天央视军事的报道里藏着关键信息——歼-10C只挂了副油箱,轰-6K的翼下却实实在在挂着空对地导弹,这种挂载差异明摆着不是普通训练。 很多人没意识到,这次轰-6K迫近台岛有多不寻常。以往部分训练会提前释放信号,这次是“无预警”模式突袭,数架战机组成编队从多个方向突破,模拟对台岛关键目标实施精准打击。更让人瞩目的是,整个过程中没有我方战斗机贴身护航,台军的战机也始终没敢出现,这种“双向沉默”恰恰说明主动权早攥在我们手里。要知道20年前,台军还敢叫嚣“越过中线就攻击”,现在连升空拦截的勇气都没了。 台岛所谓的“紧张爆表”,更像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他们搬出了所谓的“10项战备动作”,从“副总长”进驻指挥中心到防空导弹部队提升警戒,看似兴师动众,实则漏洞百出 。绿岛、兰屿部署的“鹰”式导弹射程有限,根本够不着远海训练的轰-6K;宜兰的“天弓-3”导弹刚开机,就被我方电子设备压制了信号。有台媒披露,去年“联合利剑”军演时,就有台军士兵因应激反应握枪手抖,这次规模更大的训练,恐怕内部恐慌只会更甚。 最讽刺的是台当局的“嘴硬”。2024年5月轰-6K带着国旗同框台岛中央山脉时,他们愣说“视频造假”;这次见躲不过去,又亮出F-16V挂载狙击手吊舱跟踪的画面,妄图刷存在感。可他们没说的是,轰-6K携带的远程巡航导弹射程远超F-16V的作战半径,真到实战,这些战机要么被远程火力摧毁在机场,要么起飞后就成了歼-16的靶子,根本没机会靠近目标。 这一切都不是偶然,而是实力对比的必然结果。轰-6K这次演练的核心任务,是在夺取制空权后摧毁敌方指挥中枢、雷达站等关键节点,为后续行动扫清障碍。配合行动的无人机群早已构建起全域监控网络,连“机器狼”都参与了登岛模拟演练,这套数字化作战体系,台军花再多钱买美国装备也追不上。更关键的是,我们的行动有充分的法律支撑,《反分裂国家法》明确规定,解放军有权采取一切手段捍卫国家主权,这可不是空话。 台当局真的不清楚局势吗?他们心里比谁都明白。从2022年开始,解放军战巡已成常态,台军公布的军机活动通报越来越失真,连歼-20的身影都从未记录在册,这种“选择性失明”不过是自欺欺人。他们炒作“紧张”,一方面是想向外部势力求援,另一方面是想煽动岛内对立,可美军近期主动来华磋商的举动,已经戳破了他们的幻想。 大家不妨想想,轰-6K机翼下的导弹瞄准的从来不是台湾民众,而是“台独”分裂势力和外部干涉者。我们在云端守护的,是两岸共同的领土,是千千万万家庭的安宁。台当局把民众当筹码,用纳税人的钱买没用的装备,这种消耗最终只会拖垮台湾的发展。 这场训练释放的信号再明确不过:“以武拒统”没有出路,任何分裂行径都会遭到强硬反制。轰-6K一次次抵近台岛,不是为了挑起冲突,而是为了震慑分裂势力,推动统一进程。当台军的“红线”不断收缩,当我们的战机常态化巡航,统一的脚步只会越来越近。 台当局口口声声说“守护民众”,可他们的所作所为,到底是在护台还是害台?那些花在军备上的钱,若用在民生上能改善多少人的生活? 这起事件远不止是一次军事训练,更是对“台独”势力的严正警告。历史和法理早已明确,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文件白纸黑字写得清楚。任何试图挑战底线的行为,终将被历史审判。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