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一名在外求学的大学生给当地的民警留言说家里的三亩玉米没人收,只有老妈一个人在

洒脱风筝 2025-10-26 18:52:21

新疆一名在外求学的大学生给当地的民警留言说家里的三亩玉米没人收,只有老妈一个人在家希望警察同志能帮帮忙 新疆一名在外求学的大学生给当地的民警留言说家里的三亩玉米没人收,只有老妈一个人在家希望警察同志能帮帮忙 你可能会好奇,这个大学生为啥不自己回去帮妈妈收玉米?又为啥敢直接给民警留言求助?咱们先说说这个大学生,他叫阿力木(化名),在外地读大二,老家在新疆一个村子里。今年玉米成熟的时候,正好赶上他要准备期末考试,课程紧、复习任务重,根本抽不出时间回家。更让他着急的是,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就妈妈一个人,往年收玉米都是爸妈一起忙活,今年妈妈一个人,面对三亩地的玉米,光是想想都难。 阿力木不是没劝过妈妈,让她雇人收,可妈妈总说“雇人要花钱,咱能省就省”,还怕他担心,每次打电话都故意说“没事,我慢慢收就行”。但阿力木心里清楚,妈妈今年快60岁了,身体不算好,平时拎桶水都费劲,更别说弯腰掰玉米、扛玉米杆了。他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想着村里平时有啥事,民警都愿意帮忙,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就给当地派出所的民警留了言,没成想,消息发出去没多久,民警就回了信。 派出所的王警官看到留言后,第一时间就和同事们商量。他们知道,这个季节正是玉米收割的关键时候,要是耽误了,玉米可能会倒伏在地里,一年的收成就毁了。当天下午,王警官就带着5名民警,还有村里的两名志愿者,拎着镰刀、扛着编织袋,直接去了阿力木家的玉米地。 你可能没见过收玉米的场景,尤其是三亩地的玉米,一排排玉米杆长得比人还高,每一根玉米都得亲手掰下来,再装进袋子里扛到地头,一趟趟来回跑,累得人直喘气。民警们没有喊苦,也没有歇着,有的负责掰玉米,有的负责装袋,有的专门扛袋子,大家分工明确,干得热火朝天。阿力木的妈妈一开始还不好意思,拉着王警官的手说“太麻烦你们了”,王警官笑着说“阿姨,您别客气,这都是我们该做的,阿力木在外上学安心,您也能少受累”。 从下午两点一直忙到傍晚六点,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三亩地的玉米终于全收完了,装了足足二十多袋,都整整齐齐堆在了地头。民警们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湿,脸上沾着泥土,可看着满地的玉米,再看看阿力木妈妈眼里的泪花,没人觉得累。临走前,他们还帮着把玉米袋搬到了院子里,叮嘱阿姨“要是后续还要晒玉米、装玉米,随时给我们打电话”。 阿力木后来在电话里听妈妈说这件事,当场就红了眼。他特意给民警发了消息道谢,王警官回复他“你安心读书,家里的事有我们呢”。其实这不是民警第一次帮村民干活了,村里的老人买不到药,他们帮忙跑腿;养殖户的牛羊跑丢了,他们帮忙寻找;农忙时节谁家缺人手,只要开口,他们总会赶来。这些事看着不大,却实实在在帮村民解决了难题。 有人可能会说,民警的职责不是维护治安吗?怎么还管收玉米这种事?可在基层民警眼里,群众的事没有小事。不管是抓坏人、保平安,还是帮村民收玉米、干农活,只要群众有需要,他们就愿意上。阿力木的求助能得到回应,不是偶然,而是因为这些基层民警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用实际行动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 现在阿力木能安心复习了,他说等放假回家,一定要去派出所给民警们送面锦旗。而在那个村子里,民警帮阿力木家收玉米的事,早就传开了,村民们提起这事,都忍不住夸“咱们的民警,真是老百姓的贴心人”。这就是最真实的警民关系,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却藏在每一件为群众着想的小事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洒脱风筝

洒脱风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