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凶”必须付出代价,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看荷兰到底是个什么下场,这是一场遭遇战,注定短兵相接,赤身肉搏,必须要让荷兰痛彻心扉,如果不痛不痒的话,会有无数的制裁接踵而至! 先得说清楚,荷兰为啥被称作 “帮凶”,EUV 光刻机是制造 7 纳米以下先进制程芯片的核心设备,没有它,不管是手机芯片还是电脑芯片,只要涉及高端型号,都没法生产。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每年需要进口超过 4000 亿美元的芯片,其中高端芯片占比超过 60%,这些芯片的生产都离不开 ASML 的 EUV 光刻机。 可从 2020 年开始,在美国的不断施压下,荷兰政府先是禁止 ASML 向中国出口 EUV 光刻机,2024 年又加码限制,连用于 28 纳米制程的 DUV 光刻机高端型号也不让卖,甚至还禁止 ASML 向中国客户提供设备维护服务。 ASML CEO 在今年的财报会议上透露,美国还要求他们不能向中国转让任何光刻机相关技术,哪怕是已经过时的技术也不行。这种完全跟着美国节奏走、卡中国芯片产业脖子的行为,被视作 “帮凶” 也不奇怪。 这场遭遇战的短兵相接,早就体现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国作为 ASML 的重要市场,2021 年之前,中国客户贡献了 ASML 近 20% 的营收,光是中芯国际一家,就曾计划向 ASML 采购 10 台 EUV 光刻机。 可随着出口限制加码,ASML 对中国的营收占比降到了 2024 年的 8%,工厂产能出现闲置,EUV 光刻机的年产能本来就只有 60 台左右,之前有 12 台是留给中国客户的,现在这些产能只能空着,导致 ASML 2024 年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了 35%。 更麻烦的是,中国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加快了国产光刻机的研发。2025 年上海微电子宣布,已经实现 28 纳米 DUV 光刻机的量产,虽然和 EUV 还有差距,但已经能满足中低端芯片的生产需求,像汽车芯片、物联网芯片这些领域,完全可以不用依赖 ASML 的设备。 而且中国还在加大对光刻胶、光刻机零部件的研发投入,2024 年中国光刻胶市场的国产化率达到了 18%,比 2021 年提高了 12 个百分点,这些都在一点点削弱 ASML 的市场优势。 要是不让荷兰感受到痛彻心扉的代价,后果真的会很严重。现在已经有不少国家在看着荷兰的选择,要是荷兰没付出代价,日本很可能会进一步加码限制;韩国虽然没明着限制,但也在美国的压力下,减少了对中国的半导体技术转让。 这种连锁反应一旦形成,中国的芯片产业会面临更多卡脖子的难题。所以必须让荷兰清楚,选择当 “帮凶” 就得承担后果。比如中国可以进一步扩大国产光刻机的应用范围,让国内芯片企业优先采购上海微电子的设备,同时减少对 ASML 设备的依赖。 还可以在光刻胶、特种气体这些光刻机配套材料上加大出口限制,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刻胶生产国之一,ASML 的设备也需要这些材料来维持正常运转。要是荷兰的 EUV 光刻机因为缺少中国的配套材料而没法正常生产,那对 ASML 来说才是真的痛彻心扉。 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看荷兰到底会怎么应对。一方面,ASML 内部其实有不少反对声音,因为失去中国市场对他们的打击太大,不少高管都在呼吁荷兰政府重新考虑出口政策,甚至有股东在股东大会上提出,要和中国恢复合作。 另一方面,荷兰政府也面临着来自欧盟的压力,欧盟不想因为美国的要求而失去中国市场,2024 年欧盟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额超过了 800 亿欧元,要是中国采取反制措施,欧盟的企业也会受到影响。 这场遭遇战之所以注定赤身肉搏,是因为双方都没有太多退路。中国需要芯片产业的自主可控,不能一直被卡脖子;荷兰则需要平衡美国的压力和自身的经济利益,要是完全跟着美国走,失去的不仅是中国市场,还有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毕竟现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重心正在向中国转移,2024 年中国芯片市场规模达到了 2.8 万亿美元,占全球的 52%,这么大的市场,没有哪个企业愿意轻易放弃。 要是荷兰一直执迷不悟,继续当 “帮凶”,那最终的下场很可能是被中国市场淘汰,而 ASML 也会从全球光刻机巨头,慢慢变成一个区域性的设备供应商。 现在大家都在等着看荷兰的最终选择,是继续跟着美国走,付出痛彻心扉的代价,还是及时调整政策,重新回到合作的轨道上来。不管怎么说,这场遭遇战已经给所有国家提了个醒,在全球化的产业链里,没有谁能一直当 “帮凶” 而不付出代价,合作共赢才是唯一的出路。 荷兰的冒险行为,本质上是一场低估对手、高估靠山的战略赌博。 当小国甘愿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时,往往最先成为牺牲品。 而中国的回应始终清晰:任何触碰红线的行为,都必将遭遇“拳拳到肉”的回击。
“帮凶”必须付出代价,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看荷兰到底是个什么下场,这是一场遭遇战
烟雨评社
2025-10-20 14:49:44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