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国军的一名伙夫和大部队走散了,被解放军拦下。解放军看他年纪大,便发了2块银元让他回家,谁知这个伙夫,竟是国军军长! 1948年12月,平津战役正处于关键阶段。 傅作义麾下将领安春山奉命率部驰援被围困的第三十五军。 安春山是傅作义的嫡系爱将,时任国民党第一零四军军长,中将军衔。 然在解放军的猛烈攻势下,安春山所部连吃败仗,不得不向北平方向撤退。 当时华北战局已经明朗,解放军华北野战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连续攻克多个战略要地。 傅作义集团虽然装备精良,但士气低落,各部之间协同不畅。 安春山接到的任务是接应第三十五军突围,但解放军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在激烈的交火中,安春山部损失惨重,各部队之间的联系也被切断。 在连续三天的急行军后,部队行进至黄崖口一带。 此时官兵们已是人困马乏,弹药补给也所剩无几。 身心俱疲的安春山不顾副军长王法子的劝阻,执意在此地休整。 他心中还惦记着尚未跟上来的第二五零师,这支部队是他的起家资本,不忍轻易舍弃。 这个决定最终导致了严重后果。 解放军部队趁夜发起突袭,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从多个方向同时进攻。 安春山所部顿时陷入混乱,官兵们仓促应战,指挥系统完全失灵。 几个营长带头溃逃,尽管安春山亲自督战,甚至枪毙了几名逃兵,仍无法稳住阵脚。 在传令兵的保护下,安春山与部分高级军官向南突围。 途中副军长王法子因体力不支落单,最终被解放军俘虏。 为躲避搜查,安春山换上了普通士兵的军装,混在散兵游勇中继续逃亡。 在红山口附近,他们与一支解放军巡逻队遭遇。 面对盘问,安春山谎称自己是部队的伙夫,这个身份帮他蒙混过关。 解放军战士按照政策,给愿意回家的俘虏发放路费和通行证。 安春山领了两块银元后得以脱身。 这段经历让安春山感触颇深。 他注意到解放军战士虽然装备简陋,但纪律严明,对待俘虏态度友善。 这与国民党军队形成了鲜明对比。 更让他惊讶的是,普通士兵都有很高的政治觉悟,对战争形势有着清晰的认识。 这些见闻动摇了他对国民党政权的信心。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安春山看到大势已去,于同年9月19日随董其武在绥远起义,正式加入人民解放军。 起义后,安春山受到了解放军的优待,经常受邀参加政治学习,了解共产党的政策。 因其起义人员的身份,安春山免于进入战犯管理所改造的机会,后来还在新中国担任过一些职务。 据史料记载,安春山在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过绥远省人民政府委员、绥远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他经常以自己的经历教育原国民党军官,宣传共产党的优待政策。 1960年代,他还撰写了回忆录,详细记述了当年起义的经过和心路历程。 这段历史充分展现了解放军优待俘虏政策的感召力。 一个国民党中将军官,因为解放军的宽大政策而深受触动,最终选择站到人民一边。 安春山的故事也成为解放战争中政策攻心的一个典型例证,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治智慧和宽广胸怀。 主要信源:(新华社——《北平和平解放纪实》)
抗战中,日军重兵包围大清河,聂荣臻急设前指应对。不料,前指司令朱占魁却不在乎:“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