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6岁的小伙在粪车上藏了一份重要情报,大摇大摆赶着牛车出城,为了躲避

大气磅礴展豪情 2025-08-31 20:35:41

1943年,16岁的小伙在粪车上藏了一份重要情报,大摇大摆赶着牛车出城,为了躲避鬼子的盘查,他情急之下把“丈母娘”狠狠坑了一把![紫薇别走] 河北安国县空气紧张,日军即将扫荡西柴村,那里隐蔽着几十名我方干部。 一份关键情报必须在当日送出县城,任务落在一个少年肩上。 赵计明年纪虽小却已是经验丰富的交通员,他就随父亲穿梭于联络点传递信息,已能独立执行任务,组织派侦察员袁忠与他同行,前往城隍庙附近的算卦摊接头。 接头过程惊险万分,赵计明刚按暗号敲完卦板,一名男子迅速将他带离。 对方正是接头人,伪装成家属,快速递出情报,此时日军突然出现,搜查周边行人。 袁忠鸣枪引开日军,为赵计明争取到宝贵时间,少年强忍悲痛,带上情报奔往城内联络站,一家由李老福夫妇经营的小饭馆。 为助他出城,联络站准备了一辆粪车,李老福的妻子扮作赵计明的“丈母娘”,两人假借探亲之名运送情报,情报以油纸严密包裹,藏在粪桶底部,借浊臭避开检查。 城门盘查异常严格,连乞丐都被仔细搜身。眼看日军逼近粪车,赵计明急中生智,猛掐牛尾。 老牛受惊狂奔,“丈母娘”被甩落在地,这幕滑稽场景让日军哄笑,顿时放松警惕。 “丈母娘”爬起来,一边骂骂咧咧揪住赵计明的耳朵,一边在他搀扶下追赶粪车,即兴表演骗过日军,二人顺利出城,及时将情报送达西柴村,挽救了几十名干部的生命。 赵计明的故事是抗战中无数平凡英雄的缩影,他们没有枪炮,却以智慧和勇气在危机中周旋,用最不起眼的方式完成非凡使命。 有人把情报塞进烙饼夹层,有的借货郎叫卖传递暗号,还有妇女将密信编入发髻。 网友热评: 16岁的赵计明竟能如此机敏,把情报藏粪桶底下,关键时掐牛尾巴、和“丈母娘”演双簧骗过鬼子,这胆识,放今天也是“大神级操作”。 大家纷纷向赵计明、为掩护他而牺牲的袁忠、以及无数默默无闻的地下工作者致敬。 虽然被“坑”得摔进粪车或摔倒在地,但谢宝银同志的临场反应和配合同样关键。 赵计明的故事生动展现了抗战时期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英勇无畏,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书写了不朽的传奇。 在那个年代,可能还有很多类似赵计明这样的“民间智慧”故事,你从长辈那里听过哪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斗敌”故事或生活智慧?评论区等你!

0 阅读:36
大气磅礴展豪情

大气磅礴展豪情

大气磅礴展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