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止不住了!”广东广州一73岁老父亲,肩上挑着家里的土鸡和鸡蛋,坐6个小时的高铁来看望儿子一家,听到孙女叫他后,老人迈着小碎步朝儿子走去,儿子立马从父亲手里接过扁担,而他接下来的一番话,让人感动,网友:这肩上挑的是沉甸甸的爱! 一位73岁的老人肩挑扁担坐了6小时高铁,只为给儿子送去20斤自家土特产,当孙女在站台喊“爷爷”时,老人加快脚步的身影让整个候车厅的人都侧目张望。 儿子接过扁担时发现,父亲的肩膀早已被压出深深的红痕,而两个编织袋里装着15只土鸡、50个鸡蛋,还有自家种的青菜萝卜。 这位老人来自粤北山区,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广州定居,因为工作繁忙一年只能回家两次。老人平时独自务农,养了30多只土鸡,种着一亩菜地。 这次出发前,他特意挑选了最肥的鸡,捡了当天最新鲜的鸡蛋,还连夜收割了刚成熟的蔬菜,因为东西太多太重,他翻出压箱底的扁担,这根竹制扁担已经用了20多年。 从村里到县城再转高铁,老人辗转了8个小时才到达广州南站,高铁上他全程护着编织袋,每次有人经过都会下意识地往里挪一挪。 列车员主动帮他把扁担放到行李架上,他连声道谢,却坚持把装鸡蛋的袋子抱在怀里,到站前半小时,他就开始收拾东西,生怕耽误其他乘客。 儿子算好时间提前到站台等候,还特意带着5岁的女儿一起来接站,小女孩远远看见爷爷就兴奋地跳起来喊,老人听到声音立刻转头寻找,看到孙女的瞬间脸上绽开了笑容。 儿子接过扁担时惊讶地发现,这些土特产按市场价计算超过800元,够全家吃半个月,老人却说:“城里买的鸡蛋没有土鸡蛋香,这些都是散养的,营养更好。” 城里人习惯用金钱和物质表达关怀,农村老人则更依赖实物和亲手制作。他们不相信超市里的有机蔬菜,只相信自己亲手种植的作物;不信任品牌鸡蛋的营养价值,只认可自家散养的土鸡蛋。 网友们也开始分享自己的类似经历:有人说母亲每次来看自己都要背一袋家乡的大米;有人说父亲专门学会了真空包装,为了给在外工作的女儿寄腊肉,这些看似"笨拙"的爱,恰恰是最珍贵的亲情表达。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或许需要学会珍惜这种“麻烦”的爱,当父母不辞辛苦地为我们准备家乡味道时,这份心意远比物品本身更有价值。 真正的孝顺不是给父母多少钱,而是让他们感受到被需要、被重视,有时候一个电话、一次回家、一句“我想吃您做的菜”,就能让他们感到无比满足。 网友评论: “看哭了!老一辈的爱就是这么实在,不搞虚的,有啥好的都想着孩子。” “我爸妈也是这样,每次回家后备箱都被塞满,明明城里啥都能买到,但他们总觉得自家的最好。” “这哪是土鸡和鸡蛋啊,这是老父亲满满的心意!现在的年轻人真的该多回家看看。” “我爷爷以前也是这样,扛着几十斤的菜坐大巴来看我,现在想想真后悔没多陪陪他……” 信源:直播日照 2025年8月13日
四川广安,一大爷儿子去世,留下2个孙子孙女,大爷的儿媳,不离不弃,一直照顾大爷的
【174评论】【1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