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的情况有多糟糕,看女人就知道。乌克兰已经开始征兵60岁以上的男性,可想而知,这场三年之久的俄乌战争,直接让乌克兰险些“灭族”。[凝视] 俄乌冲突踏入第三个年头,当乌克兰开始征召60岁以上的男性入伍时,一个残酷的现实浮出水面:这不仅是兵源枯竭,更是整个社会结构在颤巍巍地重组。 战火吞噬了无数生命,也让那些留守后方的人们,特别是女性,背负起了超乎想象的重担,从战前的4300万人口锐减至2800万左右,近千万人流离失所,其中超过780万人逃往国外。 在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基辅市中心的咖啡馆里,30岁的安娜独自带着两个孩子。 她的丈夫在前线失踪已经8个月,没有消息。白天她在超市收银,晚上还要去物流中心分拣包裹,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这么坚强。”安娜说着,眼中带着疲惫但依然坚定的光芒。 像安娜这样的故事在乌克兰随处可见,据统计,冲突已造成约25万年轻寡妇,她们不仅要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独自抚养子女、照顾老人。许多母亲不得不做出心如刀割的决定,将孩子送往国外托付给亲戚照顾。 经济压力让生活雪上加霜,乌克兰经济在2022年萎缩了30.4%,工业和农业均遭受重创。通货膨胀让基本生活物资价格飞涨,一袋面粉的价格比战前翻了两番。 许多原本从事文职工作的女性,现在不得不承担起重体力劳动,在顿巴斯地区,女性开始操作挖掘机清理废墟;在西部地区,她们学会了驾驶农用拖拉机抢收庄稼,一位前银行经理现在每天凌晨4点起床,到建筑工地搬砖赚取微薄收入。 更令人担忧的是安全威胁,战争秩序的重构使得针对女性的暴力案件显著增加。 对于那些成为难民的女性,旅程同样充满风险,她们在边境口岸可能遭遇漫长等待,抵达收留地后还可能面临被剥削的危险。 但乌克兰女性的坚韧超乎想象,面对兵源短缺,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直接参军,目前约有7万名女兵在乌克兰武装部队服役,占军队比例的15%,她们承担着狙击手、无人机操作员、医护兵等多种职责。 然而,她们在军中也面临着独特挑战,军装和军鞋往往不合身,基本的生理期卫生保障也难以获得,这使得健康问题频发,一位女狙击手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证明了女性同样可以保卫国家,但我们需要更多理解和支持。” 在民间,女性们同样展现着惊人的组织能力,哈尔科夫的一群寡妇组建了合作社,共同经营社区食堂,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生计问题,还为邻里提供了温暖的聚集地。 利沃夫的女性志愿者们建立了网络平台,专门帮助单亲母亲找工作、交流育儿经验。 心理创伤却是看不见的伤口,很多女性出现了焦虑、失眠、抑郁等症状,但专业的心理支持远远不够。一位心理咨询师透露,她每天要接待超过20位求助者,但只能提供有限的帮助。 人口结构的剧变带来了深远影响,大量男性伤亡、年轻一代流失,意味着未来几十年乌克兰都将面临人口危机,许多年轻女性推迟了结婚和生育计划,这进一步加剧了人口下降的趋势。 教育领域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女孩选择学习传统上被认为是“男性专业”的技术课程,比如工程、计算机科学,一些大学专门开设了“女性领导力”课程,培养能够在重建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人才。 在敖德萨的一所职业学校里,40岁的玛丽亚正在学习焊接技术,“我以前是会计,现在要学会用双手重建家园。”她的话代表了许多乌克兰女性的心声,在废墟中寻找新的可能。 这些变化正在重塑乌克兰社会的未来,女性在填补社会空白时展现的力量,或许比任何政治宣言都更有说服力,她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生活的韧性依然存在。 当硝烟散尽,这片土地的真正复苏,可能就藏在每一个坚强女性的不屈努力中,她们不仅在重建家园,更在重新定义什么是勇气和坚强。 在如此巨大的人道主义危机面前,国际社会除了提供经济援助,还能从哪些更具体、更人性化的角度来帮助这些撑起半边天的女性?她们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支持? 信源: 红星新闻:6万名乌克兰女兵在俄乌冲突中作战,缺少装备和必需品,乌女兵面临严峻考验
同理,很多女性并不是不想结婚、不想生育,像鼓励女性不结婚的王慧玲自己嫁给了英国穷
【6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