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应用下法的病证,有热结,有寒结,有燥结。
用下之方,有寒泄,有温通,有润导。
故下法可分为寒下、温下、润下三大类。
1.寒下类
⑴泻实通腑法:适用于阳明腑实证,方如大、小、调胃承气汤之类。
⑵泻火清热法:适用于火邪亢盛证,方如三黄泻心汤、凉膈散、当归龙荟丸之类。
⑶泻实荡积法:适用于湿热积滞证,方如木香槟榔丸、枳实导滞丸之类。
⑷攻逐水饮法:适用于水饮内结证,方如大陷胸汤、十枣汤、舟车丸之类。
⑸破血逐瘀法:适用于瘀血内蓄证,方如桃仁承气汤、抵当汤、大黄牡丹汤之类。
⑹泻火逐痰法:适用于实热顽痰证,方如礞石滚痰丸、竹沥达痰丸之类。
2.温下类
⑴温通开结法:适用于寒实结胸证,方如桔梗白散。
⑵攻逐冷积法:适用于冷滞寒积证,方如三物备急丸、温脾汤之类。
⑶温下止痛法:适用于寒疝腹痛证,方如大黄附子汤、天合乌药散之类。
⑷有温阳通便法:适用于阴结便秘证,方如半硫丸。
3.润下类
⑴润肠通便法:适用于津枯便结证,方如麻子仁丸、五仁丸、润肠丸、增液汤之类。
⑵滋肾通便法:适用于肾虚便秘证,方如景岳济川煎、苁蓉润肠丸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