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被耍了?美欧乌闭门会议,阿拉斯加成鸿门宴,中方所言一语成谶。 最近国际局势又热闹起来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要在阿拉斯加和俄罗斯总统普京见面,专门讨论乌克兰危机。 消息一出来,全世界都盯着这个靠近北极圈的美国飞地,大家都在猜这两个大国领导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不过这场看似历史性的会晤,背后却是暗流涌动,甚至被一些人调侃成“鸿门宴”,因为各方的算盘打得叮当响,尤其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直接公开唱反调,让这场会晤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火药味。 至于美俄为啥选在阿拉斯加见面,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说得挺直白:“我们和美国是近邻,阿拉斯加就在白令海峡对面,飞过去方便。” 但这话只说了一半。阿拉斯加对美国来说可是战略要地,北边控制北极,南边盯着太平洋,特朗普选这儿会晤,明摆着是想在自家地盘上掌握主动权。 更有意思的是,普京这次是10年来首次访美,而且是去一个和俄罗斯隔海相望的地方,这种地理上的象征意义,让不少人联想到“边界可以改变,土地可以买卖”的隐喻。 不过普京也不傻,他在会晤前特意和中国、印度领导人通了电话,显然是在给自己拉支持,免得在谈判桌上被美国单方面施压。 再看双方的诉求,那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美国这边,特朗普刚上台时牛皮吹得震天响,说能“24小时解决俄乌冲突”,结果现实狠狠打了他的脸。 现在他急着在国内提升支持率,急需一场外交胜利来证明自己。所以特朗普提出的方案,说白了就是“领土互换”——让俄乌双方交换各自控制的土地,以此达成停火。 但这种方案在乌克兰看来,简直就是割地求和。泽连斯基在视频讲话里直接放话:“任何没有乌克兰参与的停火协议都是废纸,我们绝不会用领土换和平!” 他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就在美俄宣布会晤的同一天,乌克兰国防部还在和俄罗斯激烈炮战,每天消耗炮弹5000到6000枚,弹药库存告急的情况下,泽连斯基更不可能让步。 俄罗斯这边的算盘也很清楚。普京同意会晤,主要是想缓解西方制裁带来的经济压力。这些年俄罗斯被制裁得够呛,能源出口受限,国内经济吃紧。 普京在会晤前特意提到要和美国在北极搞经济合作,说白了就是想用资源换解除制裁的机会。但俄罗斯的底线也很明确:必须承认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的控制权。 这一点,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在筹备会晤时就反复强调,“我们的核心利益不容谈判”。这种强硬立场,和美国想要的“领土互换”完全对不上号,双方的分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场会晤不会轻松。 最尴尬的是欧洲。英法德等6个欧洲国家领导人赶紧发联合声明,说“乌克兰的未来不能在乌克兰缺席的情况下被决定”,还强调要继续给乌克兰军援和财政支持。 但特朗普根本不把欧洲当回事,他之前就公开抱怨欧洲盟友“不可信任”,甚至想让欧洲出钱买美国武器支援乌克兰。 这种态度让欧洲在这场谈判中彻底边缘化,只能眼睁睁看着美俄在阿拉斯加谈自己的安全大事,心里憋屈却又无可奈何。 更有意思的是,这场会晤还没开始,各方的博弈就已经白热化了。 特朗普在宣布会晤的同时,还批准了3.22亿美元的对乌军售,包括“鹰”式防空导弹和“布拉德利”步兵战车,说是要帮乌克兰“防御”,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给俄罗斯施压。 而俄罗斯也没闲着,就在会晤前几天,俄军还在轰炸乌克兰的军用机场和弹药库,摆明了是在告诉乌克兰:“战场上拿不到的,谈判桌上也别想拿到。” 在这场大国博弈中,中国的立场始终如一。外交部多次强调,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单边制裁,主张通过对话解决争端。 王毅外长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说得很清楚:“任何冲突的终点都是谈判桌,历史最终一定是公正的。”中国这种中立态度,既不选边站队,也不火上浇油,反而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比如阿拉伯国家联盟前秘书长穆萨就说,中方的主张“客观、公正、理性”,是真正在为和平努力。 现在最难受的还是乌克兰。一方面,美国的军援虽然来了,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前线每天消耗的炮弹数量惊人,库存紧张的问题始终没解决。 另一方面,美俄背着乌克兰谈停火,让泽连斯基有种被“出卖”的感觉。他在社交媒体上直接喊话:“俄方还不想停战,还在坚持用乌克兰的领土换乌克兰的领土,这种想法太天真!” 这话既是说给俄罗斯听的,也是在敲打美国:“别想拿我的土地做交易。” 这场阿拉斯加会晤,表面上是美俄在寻求和平,实际上却是各方利益的大碰撞。特朗普想捞政治资本,普京想解经济困局,泽连斯基想保国家主权,欧洲想刷存在感,而中国则在一旁劝和促谈。 但现实很残酷:俄乌打了三年多,双方都有死伤,领土问题更是触及核心利益,哪能说谈妥就谈妥?
埃及和土耳其在等米下锅,这个米大概率就是希望巴基斯坦获得中国的歼35。最近国
【8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