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爆发前兆已出现!美国已展现四大警示,张召忠预言恐怕终将兑现? 咱老百姓可能觉得打仗离自己远,但大国间的博弈从来不是儿戏,每一个信号背后都是暗流涌动。 先说国防预算。2025财年美国批了8950亿美元军费,创历史新高,其中光太平洋威慑倡议就砸了近100亿,专门加强西太平洋的导弹防御。采购武器花了1670亿,研发投入1430亿,运营维护更是高达3390亿。 军工厂跟开了马达似的,F-35战机月产从15架跳到24架,标准-6导弹生产线连轴转。这种节奏可不像是正常的装备更新,倒像是在囤积物资备战。就像二战前德国秘密扩军,美国现在的架势,让人不得不怀疑是不是在为可能的冲突做准备。 军事部署上的调整更明显。美军把驻日部队主力往冲绳集中,关岛的防御体系加固得跟铁桶似的,第一岛链到处增设临时基地。澳大利亚达尔文港的驻军翻倍,还建了核潜艇码头。 B-52轰炸机在南海周边频繁练习空中加油,引擎都不熄火,随时能快速补给。REFORPAC演习拉上一堆盟友,模拟高强度冲突,验证所谓的弹性部署。这哪是普通的军事演习?分明是在实战化演练,测试战时的协同作战能力。 外交层面,美国官员在亚洲跑得比快递员还勤。拉着日本、韩国开安全会,明目张胆地声明台海有事就要联合干预。 还怂恿菲律宾在南海仁爱礁闹事,派海岸警卫队护送补给船,P-8A飞机贴着海面低飞侦察。“肩并肩”军演更是把触角伸到南海和台海,测试实战反应速度。这种拱火的行为,就像在火药桶旁边玩火,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舆论和国内动员也没闲着。主流媒体铺天盖地炒作大国对抗,五角大楼出了全民防御手册,教老百姓囤积应急物资、识别空袭警报。征兵网站流量暴涨300%,预备役训练从24天加到48天,国民警卫队忙着采购城市作战装备。 这阵势,让人感觉美国国内在营造一种全民备战的氛围,就像张召忠说的,舆论操控比武力更可怕,能让老百姓自己支持战争。 张召忠将军早就在节目里提醒过,大国互动一旦越界,碰撞概率就会直线上升。他用地图讲误判的连锁反应,现在看美国这些举动,简直就是教科书式的应验。 比如美国在南海和台海的频繁动作,很容易让中国误判其战略意图,进而引发军事对峙。历史上因为误判导致战争的例子太多了,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就是因为各国的误判和连锁反应,最终引发了一战。 不过中国这边应对得很稳。一方面加速国防建设,航母、歼-20、东风导弹这些大国重器不断列装,国防实力稳步提升。另一方面保持冷静,积极寻求合作。 张召忠后期也强调,冲突多是因为错误评估,但只要保持理智,就能避开最坏局面。中国在南海、台海问题上有理有据,既坚决维护主权,又避免和美国直接对抗。 大国硬碰硬代价太大,美国政客也得掂量掂量和中国对垒的损失。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美经贸往来密切,2025年贸易额已经超过6800亿美元。 真要打起来,美国的企业、老百姓都得跟着遭殃。而且中国的国防实力今非昔比,东风系列导弹、航母战斗群、隐形战机,这些都不是吃素的。美国要是想在亚太动武,得好好想想能不能承受得起后果。 再看看日本那边,虽然用户的问题主要说美国,但日本的核问题始终是东亚安全的一颗定时炸弹。日本手里攥着47吨钚,足够造6000枚核弹头,还搞什么“常阳”快中子增殖堆,技术路径和核武器裂变堆高度重合。 中美俄罕见意见一致,绝不让日本拥核,就是因为日本一旦跨过红线,整个东亚秩序都得重新洗牌。美国在亚太的军事部署,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防范日本的核野心,同时利用日本作为战略支点遏制中国。 现在的局面确实紧张,但还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中国的定力很关键,既筑牢防线,又求合作共赢。只要美国政客不头脑发热,中美完全可以通过对话避免冲突。 张召忠说过,实力平衡是关键,中国现在的国防建设和外交策略,正是在追求这种平衡。咱老百姓虽然不懂太多国际政治,但也知道和平来之不易,大国之间还是得讲道理,别动不动就舞刀弄枪的。 总的来说,美国的四大警示确实让人警惕,但中国的应对措施也很到位。只要双方保持克制,加强沟通,最坏的情况是可以避免的。 张召忠的预言虽然让人心里一紧,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类的理性和智慧最终能战胜冲动。希望大国之间多一些合作,少一些对抗,毕竟和平才是老百姓最大的福气。
一旦俄乌冲突停止,美国抽身全力对付中国,如中美在南海开战美日韩大战中国,俄罗斯站
【7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