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偏科生”杜悦杨:高考数学仅考37分,总分却达到一本线 杜悦杨小时候学习还算均衡,各科都没太大问题,语文外语经常九十多分,数学也刚好八十出头。五年级期末考数学掉到72分,父母不满意,取消假期玩耍,买来一堆练习册逼他做完。整个暑假他没法出门,其他孩子在外玩闹,他在家应付那些题,大部分抄答案,少部分干脆不动。从那以后,数学成绩一蹶不振,对这门课生出抵触,再也没提起来。父母后来试着劝导,讲数学重要性,但他已经不感兴趣了。 中学时,杜悦杨个性强,对逼迫的事特别反感。别人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干;老师说某个点不关键,他非要钻研透。外语有人说他拿不到满分,他就拼命练,模拟考几次满分。语文和综合也稳步升,高考前外语接近顶尖。但数学成了弱项,老师多次辅导,他听不进去,坚持不了多久就转去别科。班级同学都知道他偏科,模拟考总分中等,数学总拉分。 高考那天成绩出来,杜悦杨查分看到数学37分,其他科目语文128,外语142,综合261,总分568。平时数学模拟考能到60左右,这次低得离谱,好在总分过广西一本线509分几点。父母看到分数,父亲想说什么又咽回去,母亲点头认可。 父母承认当年教育不对,那次暑假惩罚导致他逆反,但没说出口,只叮嘱大学别再偏科。杜悦杨同意,知道自己幸运,总分过线。要是重来,他可能会早点沟通,避免小问题变大。大学后,他决定补数学,早自习短板,虽然不知难度,但下定决心不让偏科拖累。 偏科不是绝症,但根源往往在早年教育。父母急于求成,孩子个性倔强,缺少沟通,就容易酿成大麻烦。现实中,很多学生偏科失利,他算走运的例子。家长得反思方式,别一味惩罚;孩子要直面弱点,别一味回避。教育本该因材施教,强扭的瓜不甜,及早调整才能长远发展。像杜悦杨这样,聪明但叛逆,越逼越糟,温和引导或许就好多了。 偏科生到处有,有的拉低总分,有的像他一样险过线。关键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父母别总比来比去,孩子别总赌气,坚持下去总有出路。大学阶段是新开始,杜悦杨补课的劲头值得学。社会上,偏科天才不少,但多数人需要均衡。高考不是终点,能力培养才关键。杜悦杨没上顶尖校,但总分过线已不错,以后工作靠综合实力。 教育问题复杂,家庭影响大。杜悦杨父母当年错在惩罚太狠,没考虑孩子感受。后来他们耐心劝,但为时已晚。孩子自身也得负责,叛逆不能当借口,早点努力数学或许不一样。现实里,类似案例多,偏科生复读提分的有,放弃的也有。杜悦杨没复读,直接上大学,数学短板补上,毕业找工作没大碍。 听完杜悦杨偏科逆袭,你有啥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