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录取通知书被网友挑出“语病”,这事儿你怎么看? 今天有网友发现,北大2025级录取通知书里两句话“不对劲”:第一句“我校决定录取你入xx学院专业学习”被批“动词叠叠乐”,“决定”“录取”“入”“学习”四个动词挤一块儿,活像语法版“叠叠高”!更绝的是,通知书要求“准时于八月十八日到校报到”,网友直接质疑:“准时”是卡时间点的,比如“8点准时开会”,但“八月十八日”是一整天啊,难道要新生凌晨0点整冲进校门?这波操作让网友直呼:“北大也玩‘大家来找茬’?” 其实这不是高校录取通知书第一次翻车。去年南科大把“衷心地祝贺”写成“的”,今年宁波大学把“University”拼成“Unversity”,甚至还有学校把“录取”打成“寻取”……但北大这次争议特别有意思——作为中文教育天花板,连通知书都被挑刺,到底是网友太严格,还是文书真该“回炉”? 从语法角度看,网友建议确实有道理。“录取”后面接“为学生”更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就像我们说“录取为会员”而非“录取入会员学习”。至于“准时”改“按时”,《现代汉语词典》里“准时”强调精确到分秒,而“按时”允许当天内灵活安排,更贴合报到流程的实际需求。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张三夕也指出,原句虽不算病句,但确实不够简洁,公文写作就得“惜字如金”。 不过也有声音认为,录取通知书是仪式感满满的“见面礼”,除了严谨还得有温度。对比清华通知书的3D二校门、复旦的潞绸书匣,北大通知书更像“素颜朝天”的学霸——但学霸就不能讲究点“穿搭”吗?毕竟连医学部留学生通知书都用“持本通知书”的规范表述,本科生版本是不是也该与时俱进? 现在北大已经回应“将研究改进”,评论区炸开了锅:“改不改都行,反正我也收不到”“建议直接印‘欢迎来燕园’更霸气”“校徽能换成夜光的吗?”你觉得北大需要修改吗? 最后灵魂拷问:你当年的录取通知书有过“迷惑操作”吗?欢迎晒图吐槽,说不定下一个登上热搜的就是你! #北大录取#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