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641年正月,洛阳福王府内歌舞升天。300多斤的福王朱常洵醉眼朦胧地搂着姬妾,

1641年正月,洛阳福王府内歌舞升天。300多斤的福王朱常洵醉眼朦胧地搂着姬妾,酒杯里晃动着民脂民膏酿成的琼浆。突然喊杀声撕裂夜空,侍卫连滚带爬撞开殿门:“李自成杀进来了!”朱常洵肥胖的身躯触电般弹起,拽着儿子朱由崧往外狂奔,赘肉在寒风中震颤:“快逃!迟一步就没命了!”

朱常洵的悲剧从出生就注定了,身为万历皇帝最宠爱的郑贵妃之子,他自幼被父亲捧在掌心。

万历甚至为他打破祖制,发动长达十五年的“国本之争”,宁可罢朝对抗群臣,也要废长子朱常洛,立他为太子。

这场风暴逼退4名首辅、300多名官员,朝廷血流成河,最终万历败下阵来。

补偿式的溺爱彻底扭曲了朱常洵的命运。1601年他受封福王后,万历将亏欠倾泻成真金白银: 三十万两白银操办婚礼,足够万历自己大婚四次; 二十八万两修建洛阳王府,超标十倍亲王规制; 两万顷良田强占河南沃土,逼得百姓“卖儿贴妇,拆屋典衣”。

当30岁的朱常洵终于离京就藩时,运送财宝的车队堵塞官道,洛阳城一夜堆起金山银山。

在洛阳,朱常洵活成了明末腐败的图腾: 粮食垄断:河南大旱“人相食”,他却囤粮抬价,一石米卖到五十两天价;

盐税吸血:垄断淮盐专卖,勾结太监强征“盐课”,边军粮饷因此断绝;

享乐无度:三百斤身躯需八名仆从搀扶,一道点心需杀三头骆驼取峰熬胶。

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跪求他开仓赈灾:“王爷,民心若散,城墙再厚有何用?”朱常洵嗤笑着推开窗,城外饿殍堆成矮丘,窗内歌姬正为他剥西域葡萄。

1641年正月,李自成大军压境。守城士兵军饷拖欠半年,朱常洵却只施舍三千两碎银。

当夜,饥寒交迫的守军哗变开城,洛阳瞬间沦陷。

朱常洵父子逃到城墙边,朱由崧猴子般攀绳而上。

三百斤的福王却被卡在墙头,眼睁睁看儿子消失在夜色中。这位巨富亲王像待宰肥猪,被起义军从迎恩寺拖出。

“福禄宴”的真相远比传说更残酷: 李自成当众割下他大腿肥肉,与鹿肉混煮分食,称“福禄酒”; 未分食的尸身抛于街市,两名老太监哭求收葬,用薄皮桐棺草草掩埋; 起义军打开王府粮仓,三十万石粮食救活十万饥民,洛阳百姓跪地高呼“闯王万岁”。

1924年,盗墓贼撬开邙山“熙陵”,出土的圹志揭开最后真相。

其子朱由崧(南明弘光帝)在志文中美化父亲“抗节骂贼,慷慨赴死”,可腐坏的棺木里,陪葬的只有半具白骨,腿骨赫然缺失。 朱常洵的结局早被百姓写进民谣:“万历种祸根,福王肥如豚。闯王刀俎至,烹作万家飨。”

他死后三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吊死煤山。一口人肉汤,竟成大明王朝最后的晚餐。

当洛阳饥民啃食树皮时,福王却在用蜂蜜洗脚治“足裂”; 当起义军砸开王府粮仓,发现陈米已霉变成山,足够河南全省吃半年;他至死不懂:金银堆得越高,葬身的坟墓就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