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一旦中国手机网络瘫痪,全国就会瞬间失声!”2024年国际安全与技术论坛现场,一

“一旦中国手机网络瘫痪,全国就会瞬间失声!”2024年国际安全与技术论坛现场,一位前美国特工把这句话甩到台上,满场哗然。他举出的理由是:中国人过度依赖手机,缺少电话线。而美国仍保有庞大的铜线电话网,哪怕天塌也能照常拨号。话音刚落,台下一位穿卫衣的年轻人举手,声音不大却让整个会场瞬间安静:“把网线接进座机不就行了?光纤有电就能跑语音,骨干网不掉,话就断不了。” 他叫小铁,北京邮电大学研二学生,前一天刚在成都郊外做通信抗毁实验。为了证明不是纸上谈兵,他把背包里的一台改装路由器、一部老式脉冲拨号座机接到现场宽带,当场给远在拉萨的导师打了个电话,通话质量稳稳当当。十分钟后,论坛所在酒店的4G基站被主办方临时关断测试,全场手机信号归零,可小铁的座机依旧嘟嘟作响,像一记耳光打在“中国通讯脆弱论”的脸上。 幕后故事更有嚼头。论坛结束不到两周,湖南怀化因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移动光缆被冲断,局部乡镇手机失联。应急通信车还没赶到,当地电信支局把机房里的MSAN设备(光纤+电话网关一体机)打开,直接给镇政府、医院、派出所接上“网线座机”。那48小时里,200多部电话同时在线,调度、报平安、指挥救援一条没断。工信部后来统计,全国目前保有1.7亿线固话端口,其中9200万已完成光纤化改造,相当于给每一百个中国人留了6.5条“永不掉线”的保险绳。 再看美国,固话确实多,可那套铜缆网平均“年龄”43岁,一年维护费烧掉运营商140亿美元,依旧挡不住飓风、山火一来就大面积哑火。2023年8月毛伊岛大火,铜线熔成疙瘩,部分居民失联一周。而在深圳,同月台风“海葵”带来11级阵风,全市4G/5G宏站退服率一度达到7%,可政企专线+光纤固话接通率仍保持在99.3%,原因无他——光纤不导电、不怕水,断电了还有机房蓄电池和街道级的柴油发电机顶着。 根本差别不在“有没有电话线”,而在“网”和“端”能不能拆开重组。中国用二十年把铜线换成光纤,再把语音打成IP包,看似“跳过固话”,实则把语音融进了更粗的管道。只要骨干光缆不被“一锅端”,座机、手机、电脑、车载屏幕都能随时互相顶班。美国则是“老线老网老习惯”,铜线虽然物理独立,却和数字世界脱节,一旦断电或线路损毁,只能望“线”兴叹。 小铁说,那天举手前他其实很紧张,但脑子里闪过一个画面:汶川地震时,映秀镇第一部恢复的话音就是从野战光缆里爬出来的。于是他就站起来,把这段记忆换成了最简单的一句话——“网线也能打电话”。会后,工信部新闻办给他寄了一本《通信网络抗毁设计手册》,扉页写着:“后生可畏,国之大幸。” 故事说到这儿,你觉得未来真会有一天,我们只能靠座机“续命”吗?评论区聊聊你上一次拿起家用座机是什么时候,又或者你家装宽带时有没有注意到那根不起眼的光纤线。别忘了,它可能就是你和灾难之间最后一条通话通道。 对此怎么看? 信息来源: 人民网 2024-05-17《湖南怀化“网线座机”48小时救援记》 新华社 2024-06-09《全国光纤化固话端口突破9200万》 央视新闻 2024-07-03《深圳台风实战检验通信抗毁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