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美国程序员年薪25万美金,以5万美金的价格将工作转包给中国同行,每年躺赚20万美

美国程序员年薪25万美金,以5万美金的价格将工作转包给中国同行,每年躺赚20万美金。他每天假装去公司上班,实际上天天在摸鱼。   2012年,年薪25万美元的程序员鲍勃,把自己的工作全甩给了中国沈阳的同行,每年只付5万美元,自己天天上班摸鱼。   鲍勃那时40多岁,在威讯干了十几年,平时话不多,总闷头写代码,同事们都觉得他是个踏实人,领导也常夸他做事靠谱。   谁也没料到,这个公认的编程高手心里早打着别的算盘。   他嫌工作枯燥,琢磨着找个人替自己干活——在美国找人不现实,工资太高,他把目光投向了海外,最后通过网络联系上了中国的程序员。   为了让这事能成,鲍勃还挺“讲究”,先核查了对方的专业能力、技能证书,确认没问题后,定下每年5万美元的合作价。   威讯的系统有双重身份认证,他干脆把实体密钥快递到了沈阳。   最折腾人的是时差,中美差着12小时,中国程序员得每天半夜爬起来写代码,才能跟上美国的上班时间,连鲍勃每天发给领导的工作总结,都是这边代笔的。   就这么着,鲍勃过上了“神仙日子”。   早上9点到公司,打开电脑不是看新闻就是刷宠物视频,11点半准时去吃午饭,下午要么逛购物网站,要么刷社交平台,到点发个邮件就下班。   更过分的是,他不光外包自己的工作,还接了其他公司的私活,再以更低的价格转包出去,两头赚差价。   纸终究包不住火。   那年,威讯的安全部门发现系统有异常登录记录,地址显示来自中国,用的还是鲍勃的密钥。   一开始大家以为是黑客攻击,查来查去却发现,这个IP每天就干些写代码的活儿,没搞破坏。   可鲍勃明明天天在公司坐着,怎么会从中国登录?这事儿透着蹊跷。   公司核查了鲍勃的电脑浏览记录,真相一下子露了馅——他那些“认真工作”的时间,全用来摸鱼了。   领导找他谈话,鲍勃没法再装,只好承认了把工作外包的事。   结果可想而知,他被当场辞退,沈阳的程序员也丢了这份相当于三十多万人民币的收入。   让人没想到的是,鲍勃被开除后反倒找到了新“商机”。   他摇身一变成了中介,专门给美国程序员牵线中国同行,据说赚得比上班时还多。   这操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投机取巧被抓包,居然还能把歪路走成“正途”。   说鲍勃脑子灵光,就是用错了地方;有人觉得5万美元对中国程序员来说已经是高薪,没什么好抱怨的;还有人开玩笑说,其实中国程序员还能再外包给印度同行,形成“外包链条”。   说起来,鲍勃能得逞这么久,除了他会钻空子,也跟公司管理漏洞有关。   双重认证看似严格,却挡不住内部人员主动递钥匙。   但话又说回来,这种把工作当生意“转包”的做法,实在不地道。   拿着高薪不干活,让别人替自己熬夜受累,赚这种差价,心里真能踏实吗?   现在远程办公越来越普遍,类似的漏洞可能还有不少。   但职场终究得凭真本事吃饭,靠投机取巧或许能得意一时,可一旦暴露,丢了工作是小事,坏了名声可就难翻身了。   鲍勃的故事与其说是“聪明”,不如说是给所有打工人提了个醒——捷径走多了,迟早会摔跟头。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