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消费贷“价格战”降温后银行开始卷额度?1200万元可借7年,利率回归3%以上

随着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落地实施,各银行纷纷针对消费贷产品“提额延时”,有产品最高额度达2500万元,有产品用于消费领域最长期限可至7年。

消费贷“提额延时”的同时也设定了较为严格的门槛限制,综合考量申请人工作单位、资产负债情况、收入来源、还款能力等方面条件。多家银行指出,产品面向优质客户推出,需有良好的还款意愿和能力。

此外,新浪金融研究院查询各银行消费贷利率发现,大多产品年化利率重回3%以上。其中,国有大行消费贷最低年化利率多为3%左右,部分股份行最低年化利率则高于4%。

消费贷最高额度超千万

设定门槛吸引优质客群

去年以来,银行消费贷利率不断调降,甚至有银行将消费贷利率降至“1”字头。“价格战”刺激了消费贷市场,银行消费贷规模激增。

今年3月末,银行消费贷“价格战”迎来了监管叫停。据媒体报道,多家银行接到总行通知称,4月起信用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上调至不低于3%。新浪金融研究院发现,目前市面上低于3%的消费贷几乎已销声匿迹。

以中国银行为例,其手机银行贷款界面展示有20万元、30万元、50万元不等的消费贷产品,最高额度为20万元的“好客贷”年化利率(单利)5.4%-23.725%,最高额度30万元的“中银e贷”年利率(单利)最低为3.1%,最高额度50万元的“随心智贷”则为按日计息的浮动利率产品,贷款利率3.0%起。

在消费贷利率调整浪潮后,多家银行推出大额消费贷产品,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等机构纷纷提高消费贷最高贷款金额。例如,工商银行推出最高额度100万元的个人信用贷“融e贷”和最高额度1200万元的房抵组合贷,后者可用于消费或经营;农业银行“网捷贷”最高额度100万元,年化利率(单利)3.1%起,“房抵e贷”最高额度1000万元。

建设银行“快贷”最高额度30万元,年化利率(单利)3.0%起,并提供提额服务,除可线上申请的“快贷”外,建设银行还推出主要通过线下渠道申请的“建易贷”,最高额度100万元,年化利率为3.3%起。

交通银行“惠民贷”最高额度为100万元;邮储银行“邮享贷”最高额度100万元,房屋抵押消费贷款最高额度500万元。

在股份行中,光大银行推出最高额度150万元的“白领E贷”,最长贷款期限60个月,年化利率(单利)3.5%起;平安银行推出最高额度100万元的“橙e贷”,年化利率(单利)3%起,以及最高额度2500万元的“平安宅抵贷”,可用于综合消费及经营,年利率为LPR+加点数额度。

此外,为进一步响应国家促进消费升级号召,民生银行还推出“国补贷”作为专为中小微企业设计的政策性融资工具。

在城商行中,北京银行推出最高额度100万元的“消费京e贷”,年化利率(单利)4.35%-18%;江苏银行线上可申请30万元额度的“随e贷”,还推出客户经理专属的300万元额度“卡e贷”,以及500万元额度的理财质押贷和房屋质押贷。其中,“卡e贷”年化利率(单利)3%-15%,理财质押贷年化利率(单利)3.98%。

在提高贷款额度的同时,多款消费贷产品也设置了较长的还款期限。上述大额消费贷产品中最长期限5年-7年不等,且部分产品支持额度循环使用。其中,工商银行上述个人房抵贷消费用途最长7年,经营用途最长10年。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对大额消费贷也设置了较多门槛,多是针对银行优质客户推出的产品,对申请人工作单位、资产负债情况、收入来源、还款能力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例如,邮储银行消费贷面向国企事业单位的公积金客户,并考察收入及资负情况等。

政策落地激发消费贷潜力

满足居民多元化消费需求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支持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优化个人消费贷款偿还方式,有序开展续贷工作。2025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金融监管总局也印发《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通知》明确指出,在额度方面,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在期限方面,商业银行用于个人消费的贷款期限可阶段性由不超过5年延长至不超过7年。

此外,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借款人信用记录、还款保障,针对暂时遇到困难的借款人,合理商定贷款偿还的期限、频次。根据借款人申请,经审核合格后为符合条件的借款人提供续贷支持。

上述政策进一步激发消费贷市场活力。政策落地后,各银行纷纷针对消费贷产品“提额延时”,为满足消费者更趋多元化需求提供了便利,有助于金融资源更倾向于消费领域,提升居民消费信心与能力。

然而,一味追求提升消费贷金额也并不可取。有业内学者对新浪金融研究院指出:“银行对于消费贷利率以及消费贷增长应保持足够的理性,消费贷款额度不是越大越好,消费贷利率也不是越低越好……银行应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制定差异化的利率策略,比如针对优质客户可以提供更低的利率,针对风险较高的客户则需适当提高利率;通过细分市场和精准营销,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适时控制消费贷市场风险。”

消费贷市场良性发展离不开监管的合理引导。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金融监管部门需加大对银行消费贷业务的监管力度,加强对银行消费贷业务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确保消费贷合理增长和健康发展。”

上半年信贷总量增长、结构优化

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着眼于整体信贷市场,一揽子政策的落地助力信贷市场稳健发展。据央行近期披露数据,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6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72.57万亿元,同比增长6.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6万亿元,同比增长7.1%。

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1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7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5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17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46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331亿元。

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是信贷增长的主体。上半年,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5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89%。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7.08万亿元,是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的主要构成。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闫先东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效果上看,上半年信贷呈现“总量增长、结构优化”的特征。

从贷款投向领域来看,金融“五篇大文章”作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信贷投向的重点领域。闫先东指出,5月末,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103.3万亿元,同比增长14%,绿色、普惠、养老、数字贷款同比分别增长27.4%、11.2%、38%和9.5%,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展望下半年信贷市场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表示:“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更好发挥行业自律作用,维护银行业市场竞争秩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把握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保持自身健康性的平衡。”

评论列表

马到成功
马到成功 10
2025-07-29 22:28
以前房贷5.3--6.0它们狠不狠?它们比蚂蝗都狠,贴上就要被吸血

baba 回复 07-29 23:37
以三年前存款利息三厘多,你咋不说,现在利息降了,我一年存款光利息都要损失两,三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