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释永信的“塌庙”,让很多人对佛教有了误解,罪过极重。出家人不是不可以赚钱,但真正

释永信的“塌庙”,让很多人对佛教有了误解,罪过极重。出家人不是不可以赚钱,但真正信仰佛教,懂得佛教的人知道,赚来的钱自己只是暂时保管,是要用来服务大众、传播佛法的,而自己这个人,只要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就可以了。 想到两位真修行者——一位是证严法师,一位是新加坡的许哲居士。 证严法师——这位创办慈济功德会的比丘尼,正带领全球400万会员和200万志工,在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默默践行着救贫、救急、救苦的慈善事业。 1937年出生于台中清水的证严法师,在1960年养父猝逝后,开始了佛门修行生涯。1966年的一次经历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在花莲一家医院门口,证严看到地上“一滩血”,得知一位山胞妇女因交不起8000元医疗费用被抬走。这个场景深深刺痛了她的心。“难道这就是生命的无奈吗?”证严法师在心中呐喊。她随即发下宏愿:要积钱救人。在四位同修及三十位信众的支持下,证严开始了“每天增产一双婴儿鞋,每日节省五毛菜钱”的朴素行动。这些微小的善举汇聚成“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的源头——后来发展壮大为“财团法人佛教慈济基金会”。 1979年,证严法师看到穷人常常因无法缴纳保证金而不能进医院,立下宏愿要创建一家不需缴纳保证金的综合医院。当时建医院需要8亿元新台币,筹款过程异常艰辛。经过7年努力,1986年8月,慈济医院落成。医院实行“免收保证金制度”,这一创举促使台湾“卫生署”通令当地所有医院比照办理。证严法师以民间力量推动了医疗制度的改革。 许哲居士,原本也是一个普通人,年轻时也有不错的工作,一次当她在高级餐厅享用价值穷人数月饭钱的大餐后,门外一个乞丐伸出黑瘦的手:“请给我一分钱买面包。”那一刻她如遭电击,当即扔掉所有化妆品立誓:“从今以后,我不再多花一分钱在自己的吃喝穿着上”。 47岁时,许哲想去英国学习护理,但超龄了,一句“我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帮助更多穷人”打动了护校校长。 1965年,67岁的许哲在新加坡创办首家免费养老院,她一生创办9所养老院,106岁时仍在照顾20多位比她小二三十岁的孤老。 俗人根性不够,先满足自己的欲望,然后有余力去做善事,学习佛法。 但一旦以出家人的相出现在大众前,却不守戒律,这个罪过就极大了。 不管是不是出家,是不是居士,一旦你对外宣称自己信仰佛法,就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播撒好的种子,不能让别人觉得“学佛的人怎么这样”而失掉了信心。 真正的佛光,不在金殿佛像,而在照亮人间疾苦的慈悲心灯。就像证严法师说的,“只有扎根大众,才有千手千眼。”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16
用户18xxx16 2
2025-07-29 21:32
个例,现在绝大部分和尚都是假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