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是少林寺方丈,他让少林寺搞起了商业化,开了18家公司,注册了700多个商标,生意涉及武术表演、影视、药品、房地产等,还在国外建了不少少林文化中心,被叫做“CEO方丈”。大家觉得,寺庙本该是清净的地方,讲的是清心寡欲,可释永信穿16万的袈裟、坐豪车,少林寺到处赚钱,进门、拜佛都要钱,不像个宗教场所,倒像个赚钱的公司。而且少林寺赚了多少钱、钱花在哪儿,都说不清楚,有人怀疑他个人有很多钱。他搞的海外扩张也变了味,本来是传文化,结果更像做生意,有些地方因为要赚钱还闹了矛盾。当寺庙沦为商业巨无霸,当袈裟标价16万、豪车接送成为宗教人物的标签,信仰早已被铜臭侵蚀得千疮百孔。宗教本应是心灵的净土,承载着劝人向善、抚慰心灵的精神价值,而如今“每一步都要钱”的运作模式,将信仰异化为明码标价的生意。释永信作为公众视野中的宗教代表,其个人奢靡与寺庙商业扩张形成的强烈反差,不仅消解了宗教的神圣性,更刺痛了公众对纯粹信仰空间的向往。这种过度商业化的狂欢,本质是对宗教本质的背叛,当慈悲被换算成收益,当清净被置换为商机,最终坍塌的不仅是一座寺庙的公信力,更是社会对精神寄托的最后一点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