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骑行 |自行车 这6个骑行坏习惯你别踩,小心越骑越废 别以为跨上自行车随便蹬两下

骑行 |自行车

这6个骑行坏习惯你别踩,小心越骑越废

别以为跨上自行车随便蹬两下,就能轻松变身健康达人。方法不对,骑行不仅白费力气,还可能悄咪咪把身体“作”出问题。今天就来好好扒一扒6个常见的骑行坏习惯,别让车轮白转,更别让健康在不知不觉中打了折!

1️⃣ 骑完就狂炫,等于白骑还囤肉

骑完100公里,汗水浸透衣服,肚子饿得咕咕叫,不少人一抬手就招呼同伴:“走,烧烤摊集合!”啤酒、烤串、火锅轮番上阵,心里还挺得意:“辛辛苦苦骑了一天,还不能犒劳下自己?”可实际上,刚运动完,血液大多集中在肌肉和肺部,肠胃的消化能力还没缓过来,这时候猛吃油腻辛辣的东西,不仅容易胃胀反酸,那些没被消耗的热量还会悄悄变成脂肪囤在身上。

骑友圈常说:“辛辛苦苦骑一天,一顿吃喝回解放前。”这话真不是夸张。骑完别急着冲向美食,先找个地方歇10分钟,喝点温水或淡盐水,等呼吸平稳了,再吃点清淡的——比如水煮鸡胸肉配蔬菜沙拉,或者杂粮饭加煎蛋。别让大半天的努力,毁在一顿嘴上。

2️⃣ 空腹就猛蹬,低血糖分分钟找上门

有些骑友为了追求“快速瘦身”,早上起床空着肚子就敢上路,心里盘算着:“少吃点,消耗的脂肪肯定更多。”结果呢?刚骑出小区没几公里,就开始头晕眼花,腿软得像踩在棉花上,眼前发黑差点摔车——低血糖这玩意儿,可不跟你客气。饿着肚子骑车,身体没足够的能量支撑,注意力不集中,平衡感也会下降,受伤的风险直接翻好几倍。

其实解决办法很简单:骑行前半小时吃点东西,不用多,一个菜包配杯豆浆,或者一片全麦面包加盒牛奶,就能给身体提供基础能量。如果路程长,记得在背包里揣两根能量棒或几块巧克力,感觉不对劲了就停下来吃两口,千万别硬撑着跟自己较劲。

3️⃣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身体越骑越虚

有些骑友总觉得“要么不骑,骑就骑个大的”,一周攒一次骑50公里,还特骄傲地说“这运动量够顶”。可一旦工作忙起来,又能三个月不碰车,等再想骑时,没蹬几脚就气喘吁吁,腿酸得像灌了铅。这种忽冷忽热的骑行节奏,身体根本适应不了,不仅练不出耐力,还容易因为突然运动过量受伤。

骑行这事儿,跟吃饭一样,得规律着来。没时间骑长途?那就每天上下班骑共享单车,单程3公里也行;周末抽不出大半天?那就绕着公园骑20分钟。循序渐进比“暴骑一顿歇三周”靠谱多了,既能让身体慢慢适应,也能让运动习惯更持久。

4️⃣ 骑完抽根烟,恢复慢还伤肺

男骑友里常见这么一群人:刚下车就从口袋摸出烟盒,点上一根深吸一口,眯着眼说“这才叫舒坦”。可你不知道,刚运动完,肺部正需要大量氧气来恢复,这时候吸烟,尼古丁会让血管收缩,影响肌肉和肺部的供氧,原本1小时能缓过来的疲劳,可能得拖到3小时。国外有研究说,运动后吸烟,心肺功能恢复时间会延长30%,长期这么干,耐力只会越来越差,脸色也会透着一股不健康的蜡黄。

想放松?不如跟骑友聊聊天,或者找个树荫下喝瓶运动饮料,比抽烟靠谱多了。健康这东西,攒点不容易,别用这种方式“自毁”。

5️⃣ 吃饱就上路,肚子疼到想弃车

“刚吃完饭,骑车兜风消消食”——这话听着挺惬意,可真这么干的人,多半体验过“肠子打结”的疼。刚吃完饭,胃里塞满食物,血液正忙着帮肠胃消化,这时候突然骑车,血液会被“调走”一部分去供应肌肉,肠胃缺血不说,车子颠簸还会晃得胃里翻江倒海,轻的疼半天,重的可能引发急性胃炎,到时候就得捂着肚子去医院了。

真想饭后骑车,至少等1小时,让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说。要是实在赶时间,那就把速度降到最慢,慢慢蹬着晃,别猛踩脚踏板,更别去爬坡,不然疼起来真能让你怀疑人生。

6️⃣ 不热身就猛冲,关节迟早出问题

不少骑友嫌热身麻烦,锁上鞋就猛蹬,心里还想:“骑车而已,哪那么多讲究?”结果呢?爬坡时膝盖咔咔响,下坡时小腿突然抽筋,严重的甚至韧带撕裂,得养上半年才能再碰车。还有人以为“热身就是甩甩胳膊踢踢腿”,出发前随便晃两下就完事,可那顶多活动活动关节,根本没法让肌肉和韧带进入状态。

正确的做法是:上车后先用低档位慢骑20分钟,期间多换几次速度和发力方式,让腿部肌肉慢慢“苏醒”;如果当天要骑高强度路线,还得再加5分钟动态拉伸——弓步压腿、高抬腿、侧弓步,每个动作做15秒,把髋、膝、踝都活动开。别觉得这是浪费时间,热身做足了,不仅能让骑行更轻松,还能帮你避开大半的受伤风险。

骑行本来是件好事,能锻炼心肺、强健身体,可要是被这些坏习惯缠上,就成了“费力不讨好”的事。改掉这些毛病,让每一次蹬踏都有意义,才能越骑越健康,越骑越舒坦。运动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