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561年,嘉靖皇帝喝醉了酒,召幸13岁的小宫女尚氏。玩到尽兴时,尚氏在帐子里放起

561年,嘉靖皇帝喝醉了酒,召幸13岁的小宫女尚氏。玩到尽兴时,尚氏在帐子里放起了火嘉靖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谁知尚氏突然失手,将帐子给点着了。事后,嘉靖不仅没有怪罪尚氏,反而更为宠爱。

紫禁城西角静得可怕,守夜太监缩在廊柱下打盹。

已是四更天,乾清宫寝殿里烛火昏黄,嘉靖皇帝揉着酸胀的额角,案头堆满江西水患的急报。

自登基以来,这位以勤政著称的帝王甚少安眠,今夜积压的烦闷更是浓稠似墨。

侍立角落的领班太监试探着弓腰询问:"主子可要传人捏肩松泛些?"

帝王指尖一顿,朱砂笔在奏疏批红处洇开一团血色。

四名十三四岁的宫女踏着月色入殿,最后头那个捧着铜盆的尚姓女孩尤为出挑。

火光跃动在她羊脂玉般的颈子上,嘉靖混沌的眼底蓦地透出亮光。

他挥手屏退其余人,只留尚宫女捧来醒酒汤。

少女跪奉青瓷碗时,薄纱袖口滑落半截,腕骨伶仃得惹人心颤。

待酒劲翻涌,少女的身影在帝王眼中渐渐晕成重影。

那是《明世宗实录》记载的嘉靖二十一年十月初七夜,一个始于寻常的解乏时刻。

温酒接连斟满七回,熏炉飘散的龙涎香缠着酒气,让尚宫女脚步虚浮。

帝王突然伸手拽倒瘦小的身子,明黄寝衣扫落鎏金烛台。

烛芯"滋啦"溅在地衣牡丹纹样上,女孩挣扎着去捂火苗,锦缎却沿着金线烧得更盛。

当值太监破门时,火蛇已噬没半座拔步床,《万历野获编》描述"烟焰涨天,帷幔尽赤"。

几名壮太监撕开浓烟,见皇帝赤足跣发立在窗边,怀里裹着焦黑破败的人形。

尚宫女左臂皮肉黏着烧熔的铜盆纹饰。

皇帝被架着冲出火场时,火舌正舔上炼丹室的木格。

藏在此处的八百斤火药(《明宫史》载此为嘉靖修玄所用)轰然爆燃,气浪掀翻三十丈外的仪仗。

五更鼓响时,太医院正颤着手剪开少女粘在血肉上的残衣,低声禀报:"肩背焦痂深可见骨,恐难活过三日。"

龙榻上惊魂未定的帝王却传口谕:"赐百年老参吊命,治不好她,尔等皆殉。"

第四日破晓,尚宫女睁眼见明黄帐顶飘着药雾,嘉靖正亲手试参汤温度。

结痂的指头突然被温热掌心包住,她惊得挣动,伤口脓血染透纱被。

"莫怕。"皇帝擦去她额角冷汗,声气竟是从未有过的轻软,"那夜......原是朕荒唐。"

养伤半年间,乾清宫东暖阁成了尚宫女居所。

太医每日三次来换药,宫人常见皇帝握着《本草纲目》监督敷药。

待疤痕渐平,镜中已非往日娇颜,左颊蜿蜒的瘢痕如蜈蚣盘踞。

可嘉靖却将内库新贡的螺子黛推至她面前:"宫里胭脂水粉随你用,若嫌药气熏人,朕命人制百花香露。"

嘉靖四十四年元宵夜,皇帝在丹墀下握住一双布满疤痕的手。

尚氏接过金册时,满殿烛火映着她面上金箔花钿。

昔日险些丧命的小宫女,今日成了大明朝独一无二的"疤面贵妃"。

掌印太监冯保在《司礼监笔记》里写道:"寿妃执掌六宫时,以金丝罩面示人,然帝常于大庭广众摩挲其伤痕。"

册妃次年早朝,有言官弹劾寿妃杖责怀宁公主乳母。

龙椅阴影里传来轻咳,群臣噤声中,皇帝悠悠道:"寿妃替朕管教皇家,尔等欲效海瑞耶?"

被点名的老臣当场瘫软如泥。

更惊人的是裕王(即后来的隆庆帝)因顶撞寿妃,竟遭罚俸三月。

当史官捧着《起居注》记录时,朱笔悬在"妃笞王子"四字上迟迟不敢落墨。

嘉靖四十五年寒冬,七十二岁的帝王在丹药香气中咳血不止。

临终前他盯着跪满地的皇子,手指艰难划过空气。

侍读学士俯身细听,震惊地疾书遗诏:"免寿妃殉葬,赐居慈庆宫终老。"

(此事详载于《明史·后妃传》)当白幡挂满宫檐,新登基的隆庆皇帝捧着先帝私印踏进慈庆宫,对帘后身影深揖:"太妃静养所需,但凭取用内帑。"

烛火摇曳的铜雀灯下,当年烧焦的疤痕隐在孔雀金步摇后。

寿妃抚着案头宣德炉,想起火光中紧搂她的那双手。

一场始于荒唐的劫难,终在帝王的悔愧里开出血色奇花。

那晚歪倒的烛台烧毁半个寝宫,却也在皇权金殿上灼出人性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