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即将离台,日本已向我国交底,美军拉18国军演,被我军打脸?台海局势再掀波澜,赖清德即将动身离开台湾地区,展开一场引发多方关注的“过境外交”。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罕见地向中国大陆“交了底”,明确表态不会插手台海冲突中的日企撤离事宜。 就在区域紧张情绪升温之际,美军联手十八国在澳大利亚北部海域举行“护身军刀2025”联合军演,试图展现所谓联盟实力,却被中国海军的一艘电子侦察船全程监控,令美方颇为尴尬。 赖清德此次出访时间定于八月初,目的地包括巴拉圭、危地马拉和贝里斯三地,均为台湾所谓“邦交国”。行程中的重点并非这些国家,而是两次“过境”美国——先是纽约,后是达拉斯。 虽然台湾方面尚未公布完整细节,但巴拉圭总统贝尼亚提前透露了赖清德即将来访的消息。 台媒随即跟进,报道称八月四日将抵达纽约,十四日转道达拉斯。尽管美中关系复杂,美国政坛不乏对台海问题的谨慎声音,但赖清德仍一意孤行,意图通过此行拉近与美国的距离。 7月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强调反对台湾地区领导人借“过境”之名进行“窜访”美国。 次日,国台办在新闻发布会中明确指出赖清德的行程破坏台海现状,危及地区和平稳定。相关部门表示将采取必要反制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可能包括加强台海空海军巡逻等手段。 就在两岸气氛紧张之际,日本方面的态度也出现微妙转变。 7月19日,英国《金融时报》披露,日本政府已通知在台日企,如遇突发情况需自行安排员工撤离,日政府和自卫队将不会提供援助。这一表态被视为日本在台海问题上的“自保姿态”。 知情人士透露,自2022年以来,多家日企每年都进行撤离演练,日本政府人员虽参与指导,但始终未承诺军事介入。 自卫队的出动受限于日本宪法,除非获得东道主许可,否则不得跨境行动。考虑到中国大陆对台主权的坚定立场,日本显然明白,任何军事干涉都将遭到拒绝。 自石破茂内阁上台以来,日本对华态度趋于谨慎。7月21日,日本执政党在参议院选举中失利,石破茂面临下台压力,党内派系斗争激烈。 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更加不愿承担在台海冲突中充当先锋的风险,尤其是在经济层面,日企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今年上半年,日本对台投资下滑27%,不少企业已将部分生产转向越南、印尼等地,尽可能规避地缘风险。 而美国主导的“护身军刀2025”联合军演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7月13日,演习正式在澳大利亚北部海域拉开帷幕,参演的十九国中,十八个为美国主导的盟友国家。演习范围覆盖六千五百公里海域,课目包括联合登陆、火力打击、反舰作战等。 美军动用了近三百架战机,包括B-2隐形轰炸机,澳大利亚出动“阿德莱德”号两栖攻击舰作为指挥中枢。 这场演习规模空前,气势汹汹,但实际效果却被一艘中国815A型电子侦察船轻松破解。 7月14日,《南华早报》报道,这艘中国海军的“电子耳目”已抵达演习海域,并对相关频率、指挥链和战术部署进行全程监控。 自2017年以来,中国815A型侦察船多次出现在美军亚太演习现场,已成为常客。此次也不例外,侦察船“如约而至”,稳稳占据有利位置,不仅让美军被动防御,还迫使其频繁调整通信频率,防止泄密。 有分析指出,这正是中国军力体系化建设的体现。 一艘侦察船便能对多国联合演习构成实质威慑,展现出中国在电磁侦察和情报掌控方面的强大能力,也打破了美方试图通过军演展示威慑力的算盘。 不仅如此,美国在这场军演中试图借机拉拢日韩、东盟多国,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菲律宾、越南等国虽参与演习,却心系南海问题;日本、韩国也更多考虑对华经贸关系,难以全力配合战略部署。 演习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协调困难,内部裂痕难掩。美国希望通过军演向中国施压,但从侦察船抵近,到多国态度暧昧,美方的计划可谓“雷声大雨点小”。 再将视线拉回台湾岛内,赖清德面临的局势也并不轻松。根据岛内最新民调,赖清德的不满意度已创下上任以来新高,支持率持续下滑。 为稳定局势,他不得不通过“外交出访”转移舆论焦点。此次行程虽冠以“巩固邦交”之名,实则仍是“金援外交”的老套路。 同时解放军军机与海警船夜巡东沙群岛的行动再次显示出大陆在台海方向的压制态势。岛内媒体分析指出,这类行动既是对赖清德挑衅言行的回应,也是对台军反应能力的实地测试。 同时大陆方面对“台独”势力的震慑也逐步升级。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不久前公开表示,赖清德一旦妄图逃跑,将难逃制裁。 信息来源:赖清德拟8月窜访拉美三国 能否“过境”美国还有变数·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