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关税并非解决全球失衡的答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二表示,2024年全球经常账户余额大幅扩大,逆转了自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收窄趋势,并警告称关祱并非解决之道。

在其评估30个最大经济体失衡状况的年度《外部部门报告》中,IMF指出,外部盈余或赤字本身未必是问题,但如果过度则可能引发风险。

报告称,长期的国内失衡、持续的财政政策不确定性以及不断升级的贸易紧张局势,可能会恶化全球风险情绪、加剧金融压力,对债务国和债权国均造成伤害。

该报告针对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几乎所有贸易伙伴加征更高进口关祱的做法提出了批评。特朗普政府称,加征关祱的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并纠正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

报告指出:“贸易战的进一步升级将产生重大的宏观经济影响。”更高的关祱在短期内会减少全球需求,并通过推高进口价格加剧通胀压力。

报告还称,不断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引发国际货币体系(IMS)的变革,进而破坏金融稳定。

基于2024年数据的本年度报告显示,全球经常账户余额扩大主要源于全球三大经济体——美国、中国和欧元区的超额余额增加。

美国的逆差扩大2280亿美元,达到1.13万亿美元,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中国的顺差增加1610亿美元,达到4240亿美元;欧元区的顺差扩大1980亿美元,达到4610亿美元。

国内层面的解决办法

IMF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在附带的博客中表示,过度的盈余或赤字源于国内扭曲,例如赤字国家的财政政策过于宽松,而盈余国家因社会保障体系不足导致预防性储蓄过高。

他说,需要针对这些国内驱动因素进行调整,而非依赖关祱。这意味着中国应着力提振消费,欧洲应增加基础设施支出,美国则需要减少巨额公共赤字并控制财政支出。

该报告所依据的数据是在一项大规模减税和支出法案获批前收集的。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周一表示,该法案将在10年内使美国赤字增加3.4万亿美元,带来进一步压力。

他写道:“美国的公共赤字仍然过大,而近期人民币(连同美元)的广泛贬值,存在扩大中国经常账户盈余的风险。”

古兰沙称,不断提高的关祱对全球失衡几乎没有影响,因为关祱往往会同时减少征税国的投资和储蓄,导致经常账户余额几乎没有变化。

美国“世界银行家”角色的“弱化”

IMF报告称,关祱的不确定性还可能削弱消费者和企业信心,增加金融市场波动性,并导致美元持续升值。不过,报告指出,美元自1月以来已贬值8%,是1973年以来最大的半年跌幅。

报告承认美元仍占主导地位,但表示地缘经济碎片化加剧可能在未来构成风险,而近期对美国国债的需求减弱可能反映出对美国财政轨迹的担忧。

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中的使用增加、“美国作为世界银行家和保险人的角色弱化”,以及替代支付系统和私人数字资产的出现,最终可能导致国际货币使用格局发生变化。

古兰沙在博客中写道:“尽管国际货币体系出现严重混乱的风险仍然适中,但全球失衡的快速且大幅扩大可能产生显著的负面跨境溢出效应。”

“全球经济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是,各国将通过进一步提高贸易壁垒来应对不断扩大的失衡,导致地缘经济碎片化加剧。虽然这对全球失衡的影响将仍然有限,但对全球经济的损害将是长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