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他是北京城下浴血奋战的忠臣,为何死在自己人刀下?这个披甲上阵保住大明江山的文官,

他是北京城下浴血奋战的忠臣,为何死在自己人刀下?这个披甲上阵保住大明江山的文官,最后竟被皇帝亲手送上断头台! 1449年,蒙古铁骑踏碎长城,明英宗朱祁镇成了俘虏,北京城眼看就要沦为第二个靖康之耻。 就在满朝文武吵着要跑路时,于谦竟提着刀站上城墙,硬是用血肉之躯挡住了蒙古人的铁蹄。 可谁能想到,八年后这位救国功臣会被复辟的朱祁镇亲手斩杀,刑场上百姓哭着送他最后一程,天地都为之变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故事得从“土木堡之变”说起,明英宗朱祁镇被太监王振忽悠,脑子一热带着几十万精锐亲征蒙古。结果这位皇帝放着久经沙场的老将不用,偏信太监瞎指挥,把大军折腾得人困马乏。 蒙古人抓住机会一锅端,明军全军覆没,朱祁镇本人被活捉,成了瓦剌的“皇家留学生”。 消息传回北京,朝堂上立马炸了锅,大臣们哭着喊着要学南宋跑路,把京城让给蒙古人。 就在这亡国的紧要关头,兵部尚书于谦拍案而起,当场驳斥逃跑派,把满朝文武骂醒。可光动嘴没用,蒙古铁骑已经杀到城下,于谦干脆脱掉官袍换上铠甲,召集二十二万大军列阵九门外,亲自守在最危险的德胜门。 一群刚经历惨败的士兵,被一个文官带着守城,对面是打疯了的蒙古骑兵。于谦下了死命令:“后退者斩!”自己则站在城头督战,弓箭擦着头皮飞过都不眨眼。 明军将士见文官都不怕死,顿时血性爆发,硬是用血肉之躯顶住了蒙古人的猛攻。就这样连打了半个多月,于谦没让蒙古人前进一步,等到各地援军赶到,瓦剌人只好带着朱祁镇灰溜溜撤退。 这一战保住的不只是北京城,更是汉人的尊严!要是没有于谦,明朝可能早早就成了短命王朝,中原又要遭外族蹂躏。 可于谦自己却没好下场,朱祁镇被放回来后,趁弟弟朱祁钰病重,发起“夺门之变”复辟。刚坐上龙椅,就把于谦抓了起来,理由是怀疑于谦不忠。 原来当年蒙古人用朱祁镇当人质逼明朝投降,于谦却喊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不仅不投降,还立了新皇帝。 在朱祁镇看来,这就是不忠。加上帮他复辟的奸臣徐有贞煽风点火:“不杀于谦,我们复辟名不正言不顺!”于是这位救国功臣被定了“谋逆罪”,1457年正月二十三日被押到刑场斩首。 刑场上,百姓们自发跪在路边哭送,刽子手都不忍心下手。于谦死前留下绝笔诗:“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至今读来仍让人热血沸腾。 他的“忠”不是忠于某个皇帝,而是忠于天下百姓,这种超越君臣之礼的大义,却成了杀身之祸的根源。 后来朱祁镇自己也后悔了,可人死不能复生。直到多年后,于谦才被平反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