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276年,知府李芾让心腹沈忠将他全家都灌醉,含着眼泪说:“杀我全家,再杀我!”

1276年,知府李芾让心腹沈忠将他全家都灌醉,含着眼泪说:“杀我全家,再杀我!” 沈忠“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拼命磕着头:“大人!我下不了手!”李芾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说:“这是军令!” 这话一出口,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沈忠看着李芾那布满血丝的眼睛,心里头跟刀绞似的。 要说李芾,本是衡州人,自幼饱读诗书,满脑子的家国大义。 他当官这些年,清正廉洁,走到哪儿都把百姓放在心坎上。 1276年正月,那可是南宋风雨飘摇的年头。元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所到之处城池纷纷陷落。 李芾临危受命,带着几千残兵弱卒,扛起了守卫潭州(今长沙)的重担。 当时城里粮草短缺,兵源不足,换作旁人,早吓得腿软了,可李芾愣是咬牙撑着。 他发动全城百姓,修城墙、造兵器,连自己的积蓄都拿出来充当军费。 白天,他亲自上城防守,鼓舞士气;夜里,还挨家挨户安抚百姓,忙得脚不沾地。 就这样,元军把潭州围得水泄不通,发起一轮又一轮的猛攻。 李芾和将士们死守了三个多月,箭矢射光了,就用石头砸;兵器打烂了,就跟元军肉搏。 城里的百姓也没闲着,老人、妇女、孩子都帮忙运送物资,送饭送水。 可终究敌不过元军的强大攻势,潭州城破在即。 李芾心里明白,一旦城破,元军绝不会放过潭州百姓,更不会放过他全家。 他不愿看到家人受辱,不愿自己沦为阶下囚,才下了这样狠心的决定。 沈忠跟了李芾多年,两人早就不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更像是过命的兄弟。 让他亲手杀害自己敬重的大人和家人,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受不了。 但李芾铁了心,他知道,这是保全家人尊严、不向元军屈服的最后办法。 沈忠哭着颤抖着举起了刀,杀了李芾的家人,每一刀下去,他的心都在滴血。 李芾最后看了一眼燃烧的熊湘阁,从容引颈自刎 沈忠含泪点燃熊湘阁,踉跄奔回家中,杀死自己的妻儿,最后引刀自尽。 李芾以这样惨烈的方式,诠释了他对南宋朝廷的忠诚,对气节的坚守。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无数像李芾、沈忠这样的人,用生命书写着民族的尊严。 他们的故事或许鲜为人知,但那份宁死不屈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铭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

徐老大
徐老大 4
2025-07-17 15:36
唉,多少英雄湮没于时间的滚滚长河里!
谢海清
谢海清 1
2025-07-16 18:15
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