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与蒙古帝国的历史渊源,藏着一段跨越千年的特殊联结——伊朗人不仅将成吉思汗视为“共有皇帝祖先”,更把他的孙子旭烈兀尊为国家建立者,这一切都与蒙古帝国时期的伊儿汗国密不可分。
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1162年左右生于蒙古草原,历经家族没落与追杀后,于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被推举为“成吉思汗”(意为“海洋般的君主”)。1219年,因花剌子模帝国杀害蒙古使者,成吉思汗率20万大军西征,旋风般席卷中亚与西亚,伊朗东北部大片土地卷入战火。他的军队以铁血手段征服,布哈拉屠城时尸堆如山,他甚至在清真寺宣称自己是“上帝之罚”。这场西征对伊朗是灾难,城市被毁、人口锐减、经济崩溃,但也为蒙古后续统治铺路,其血脉通过后代在这片土地延续,成为伊朗视其为“共有祖先”的根源。
1227年成吉思汗征讨西夏时去世,死因成谜,墓地至今未寻,但帝国扩张未停。他的孙子旭烈兀(1217年生,拖雷之子)继承好战基因,1252年奉蒙哥大汗之命率军西征中东。1256年他剿灭“刺客派”木剌夷教派,1258年攻陷巴格达,终结阿拔斯王朝,哈里发被马踩死,这场屠杀震撼伊斯兰世界。1260年,旭烈兀在波斯建立伊儿汗国,定都大不里士,“伊儿汗”意为“下属之汗”,表明从属蒙古帝国。
旭烈兀统治不止征战,更推动文化建设,请来学者纳西尔·丁·图西建马拉盖天文台,在天文学、数学领域成果斐然。伊儿汗国成为伊朗历史转折点,波斯与蒙古文化碰撞融合,手工艺、建筑风格创新,丝绸之路贸易因之兴盛。1265年旭烈兀去世后,儿子阿八哈继位,1295年合赞汗时期达巅峰,他皈依伊斯兰教、推行改革,后因内部动荡,1335年汗国解体。
伊朗尊二人,因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国框架奠基者,旭烈兀则是伊儿汗国实际建立者,改变了国家命运。伊儿汗国虽短命,却留下细密画艺术、马拉盖天文台成果、《史集》等遗产,更让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孕育新可能,这段历史至今影响着伊朗的文化记忆。 #成吉思汗 #伊朗历史 #蒙古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