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大将军曹爽陪同皇帝曹芳出城,祭拜魏明帝曹睿陵墓高平陵之际,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及其所有亲信,篡夺了曹魏大权,架空了皇帝曹芳。 司马懿杀曹爽的时候,特别狠,把曹爽的兄弟曹羲和曹训也杀了,同时,灭曹爽三族,还把曹爽的亲信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张当等人,全部杀了,而且,这些人全都被灭三族。 《三国志 曹爽传》记载:於是收爽、羲、训、晏、飏、谧、轨、胜、范、当等,皆伏诛,夷三族。 司马懿那会儿干得可真够绝的,你想想看,一下子灭掉这么多人全家老小,连三族都夷平了,这哪是政治斗争啊,简直就是一场大屠杀。表面上说是为了朝廷稳定,实际上呢,司马懿就是想自个儿当老大,把曹爽这帮人全扫干净了,省得有人跟他争权。曹爽这个人吧,本来就不太靠谱,整天吃喝玩乐,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皇帝曹芳又是个傀儡,啥都管不了。司马懿瞅准机会,趁着他们出城祭陵,立马动手,这计划挺精的,可手段太毒了,杀完人还灭族,连小孩老人都不放过,这得多冷血啊。 司马懿这么干,根本就是违背了儒家那套仁义道德,三国那会儿大家都讲究个“忠君爱国”,可他倒好,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干的全是篡权的勾当。你琢磨琢磨,曹爽再烂,那也是皇帝亲信的大将军,司马懿身为魏国老臣,本该辅佐幼主,结果呢?他直接把人全家杀光,这不是明摆着要夺权嘛。更狠的是,连桓范这种谋士都没放过,桓范可是劝曹爽赶紧反抗的忠臣啊,司马懿连这种人都宰了,夷三族,这不就是怕有人翻旧账吗?说白了,司马懿心里头就一个念头:斩草除根,永绝后患。可这种极端手段,埋下了大祸根,曹魏朝廷从此人心惶惶,谁还敢真心效忠?大臣们一看,今天司马懿能灭曹爽三族,明天说不定就轮到自己了,整个朝廷成了个高压锅,随时可能爆炸。 说起来,这事儿对曹魏的打击太大了,司马懿以为杀了曹爽就能稳坐江山,可他忘了,权力斗争不是靠杀人就能摆平的。夷三族这种酷刑,搞得天下人都寒了心,百姓们私下里肯定议论纷纷,说司马家太残暴,连自己人都下死手。历史证明,这种高压统治撑不了多久,司马懿死后,他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接着搞清洗,杀更多反对派,结果呢?曹魏越来越弱,不到二十年,司马家就公然篡位,建立了晋朝。回头看看,高平陵之变就是曹魏灭亡的起点,司马懿的狠劲儿加速了整个王朝的崩溃。要是他当时留点余地,比如只杀曹爽本人,别动那么多亲信和家族,或许曹魏还能多撑几年。可司马懿太贪权了,非要一网打尽,这下好了,表面上赢了,实际上丢了天下人心。 你可能会问,司马懿为啥这么狠?还不是权力欲望作祟嘛,他熬了大半辈子,从曹操时代就憋着劲儿,等曹爽一松懈,立马爆发出来。政治斗争可以玩阴的,可别玩得这么绝,夷三族这种事儿,不光害了无辜人命,还坏了整个时代的道德底线。三国乱世里,杀人常见,但灭族灭到这份上,司马懿开了个坏头,后来晋朝内斗更血腥,八王之乱那惨状,根子就在这儿。说到底,司马懿的“成功”是用血洗出来的,代价太高了,不值得吹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