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成立了“美国党”,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他的目的不是为了进入白宫! 马斯克成立“美国党”的目的很明确,他不想成为总统,在法理上也没法成为总统,而是想在国会中拥有一席之地,成为两党僵持不下时的关键少数票。 马斯克计划在2026年中期选举中聚焦2到3个参议院席位和8到10个众议院选区。他认为,在当前国会席位分布接近的情况下,这些席位足以影响重大立法,确保法案真正反映所谓“人民意愿”。 不过,马斯克的计划显然面临诸多挑战。美国的选举制度本来就对第三党极为不利,“赢者通吃”规则让第三党很难获得足够的选举人票。历史上,佩罗的改革党在1992年获得了19%的普选票,但未赢得任何选举人票。 此外,各州对新政党的注册要求严格,需要大量选民签名支持。例如,加州要求新党收集110万有效签名,得州则需维持2%得票率以防资格清零。 尽管困难重重,马斯克也有自己的优势。他拥有庞大的社交媒体平台X,2.2亿用户构成了直达选民的神经末梢。单条推文的传播成本极低,能够快速动员支持者。 此外,马斯克的4400亿美元身家为选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虽然《麦凯恩-范戈尔德法案》限制个人年捐款,但他可以通过超级PAC无限投放广告,通过其他“正规”方式撒钱拉票。 而马斯克的政策主张也颇具吸引力。他提出“财政保守主义”,反对大规模增加债务,支持自由市场和低监管。同时,他强调“科技进步主义”,推动AI、太空探索等未来产业发展。 这种混合策略试图吸引两党都无法争取的中间选民,尤其是对科技发展感兴趣的群体,也能利好自己公司的发展前景。然而这也只是最理想的情景,“美国党”能否成功,还取决于马斯克能否克服法律障碍和选民认同问题。 尽管马斯克的策略看似精明,但要在短时间内建立一个全国性政党并非易事。不过,马斯克向来擅长打破常规,从特斯拉到SpaceX,他多次在看似不可能的领域取得成功。 这次,他能否在政治舞台上复制自己在商场上的辉煌,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