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平型关大捷根本没发生在平型关,而且战斗中还状况不断,差点让鬼子抓住机会逆风翻盘。

平型关大捷根本没发生在平型关,而且战斗中还状况不断,差点让鬼子抓住机会逆风翻盘。 1937年秋,一场被宣传为大胜的伏击战,其实险象环生,差点让日军翻盘。说起平型关大捷,大家都以为战斗发生在平型关,可实际上,它发生在山西灵丘县白崖台乡的乔沟。这场仗打得并不轻松,八路军虽有地形优势,但通讯不畅、日军反扑等状况接连不断,胜利来之不易。那么,八路军到底是怎么在危机中翻身的呢? 1937年9月,日军第五师团横扫华北,气焰嚣张。八路军115师得到情报,21旅团的辎重部队要经过乔沟,这是个天赐的机会。乔沟是个狭窄山谷,两边悬崖高20多米,谷底道路窄得只能过一辆卡车,活脱脱像三国时的华容道。师长林彪和副师长聂荣臻决定在这儿设伏,用三个团加上杨成武的独立团,准备狠狠敲日军一闷棍。 可计划虽好,执行起来却没那么简单。八路军刚从红军改编过来,装备差,通讯靠人喊,协调起来费劲得很。日军也不是吃素的,第五师团战斗力强,辎重部队虽是“软柿子”,但护卫部队和后续援兵可不好惹。 9月25日拂晓,八路军埋伏就位。685团负责打头阵,686团守侧翼,687团堵后路,独立团负责拦截援兵。乔沟地形让日军没法展开,只能一条线走,正中八路军下怀。 战斗一开始就没按剧本走。685团团长杨得志计划等日军全进伏击圈再动手,可通讯太落后,命令没及时传到。眼看日军车队要溜出乔沟,687团副团长田守尧急了,直接下令开火。枪声一响,手榴弹炸得日军卡车满地打滚,士兵挤在路上跑都跑不掉,场面一片混乱。 可日军也不是软柿子,很快稳住阵脚。一小队士兵趁乱爬上南坡一个小山头,架起机枪往下扫射,田守尧当场中弹牺牲。八路军这边也不含糊,一名机枪手端起捷克式轻机枪跟日军对射,双双倒下。685团随后火力全开,十几挺机枪一起开火,手榴弹扔下去跟下雨似的,战士们还举着刺刀冲下去跟日军拼刺刀。 日军被打得晕头转向,但还是拼命反击。有的躲在卡车后面还击,有的冲向附近高地,想抢回主动权。687团二营五连连长曾贤生带人炸了20多辆车,把日军退路堵死。他一人捅死10多个日军,最后身边战友全没了,他拉响手榴弹跟几个敌人同归于尽。 另一边,686团团长李天佑负责抢老爷庙高地。这地方是乔沟的制高点,战前没拿下,成了大麻烦。日军冲上山头,居高临下开火,八路军损失惨重。李天佑带着三营硬冲,战士们踩着战友的血往前上,好不容易才夺回来。 这场仗打得真是步步惊心。通讯不畅是最大问题,各团之间靠人跑腿传话,反应慢半拍。日军抓住机会反扑,南坡机枪阵地差点让八路军全线崩溃。老爷庙高地失守后,日军火力压得八路军抬不起头,要不是一营三连绕后突袭,战局真可能翻转。 追击时,685团在东炮池村还中了日军埋伏。敌人藏在民房里,等八路军靠近才开火,枪声密集得像炒豆子,杨得志赶紧撤退,绕道攻占高地才翻身。独立团在一马岭也遇到硬仗,日军第九旅团三倍兵力压过来,杨成武靠分散突击才顶住。 八路军硬是凭着一股狠劲和灵活战术,把这些险情一一化解。田守尧的果断开火、李天佑的强攻高地、杨得志的迂回战术,都是关键转折点。 战斗从早上打到傍晚,乔沟战场满地狼藉。八路军缴获了1万多件物资,包括枪支、弹药和卡车,歁敌1300多人,自己也伤亡1100多人。日军21旅团辎重部队几乎全军覆没,连指挥所旗帜都被缴获。独立团还追击50多里,收复了涞源县城。 这胜利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八路军用血肉拼出来的。日军指挥官板垣征四郎虽没露面,但他的部队被打得七零八落,损失不小。 平型关大捷是抗战初期少有的好消息,直接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牛皮,全国老百姓听了都拍手叫好。八路军用事实证明,鬼子不是铁打的,只要敢拼就有胜算。这仗还让国共合作开了个好头,115师跟国民党军队联手,给后续抗战打了样。 战后,蒋介石发了贺电,说“首战告捷,殊堪嘉慰”。林彪靠这场仗名声大涨,可惜后来因穿缴获的日军军服被误伤,差点没命。杨得志和杨成武后来都成了新中国的大将,靠的就是这种硬仗打出来的威名。 这场胜利不光是军事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乔沟的枪声告诉所有人,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

评论列表

云中漫步
云中漫步 5
2025-07-03 22:07
典型的遭遇战,双方互相不摸底!日军以为遇到的中国军队火力差,一个冲锋就会垮,那知对手是身经百战的红军将士,尽管装备差,战斗意志和技巧根本就不是国军能比的!八路军也没想到日军真顽强,遇伏击根本不慌,士兵自动找掩护反击,而且立即展开抢占制高点,欲反制八路军!他们之间是真正的对手,胜利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