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黑龙江肇东,于老汉遭遇怪事,手机里5万元不翼而飞。排查后发现准儿媳小欣嫌疑最大,

黑龙江肇东,于老汉遭遇怪事,手机里5万元不翼而飞。排查后发现准儿媳小欣嫌疑最大,她4次到于老汉家,来后手头宽裕零食买一堆。原来小欣利用简单密码,转走5万元,花25000元买零食。于老汉一家又惊又气,虽喜欢小欣,但偷窃不能姑息,最终报警,小欣被刑事拘留。

据2025年5月22日夜航新闻报道,肇东的于老汉,一辈子勤勤恳恳,省吃俭用攒下了点钱。

可最近,他遇到了一件糟心事,手机里的5万元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没了,那可是他的养老钱,于老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茶不思饭不想的。

于老汉赶紧把家里人都叫来,挨个问了个遍,可家里人都说没动过他的钱。这钱到底去哪了呢?于老汉左思右想,突然,准儿媳小欣在他脑海里浮现出来。

小欣是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嘴巴甜,人也活泼,之前来过于老汉家4次。

每次来,于老汉一家都把她当贵客一样招待,好吃好喝地伺候着。可自从她来过之后,于老汉就发现她手头好像宽裕了不少,经常能看到她买一堆零食回来。

于老汉越想越觉得不对劲,难道这钱是小欣拿走的?可她又是怎么拿走的呢?

原来,小欣平时就聪明伶俐,心思细腻。她发现准婆婆的手机密码设置得很简单,就猜准公公于老汉的密码可能也一样。

于是,她找了个机会,试着输入了密码,嘿,还真让她猜对了,顺利地转走了5万元。

这钱一到手,小欣就像脱缰的野马,开始疯狂购物。她最爱吃零食,什么水果干、薯片、巧克力,只要是她爱吃的,统统买回家。短短一段时间,就花了25000元买零食。

于老汉一家得知真相后,那叫一个又惊又气。于老汉的老伴儿抹着眼泪说:这姑娘平时看着挺讨喜的,咋能干出这种事呢?

于老汉的儿子也一脸为难,他既舍不得小欣,又觉得她这事做得实在太过分。

于老汉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他平时挺喜欢小欣的,觉得这姑娘活泼可爱,要是能成为自己的儿媳,那也是件好事。

可现在,她偷了自己的养老钱,这让他怎么能轻易原谅呢?但要说把她送进监狱,于老汉又有些不忍心,毕竟两家以后可能还要成为亲家。

可这事就这么拖着也不是办法,偷就是偷,不能因为喜欢她就姑息纵容。

于老汉思来想去,最后一咬牙,还是决定报了警。经过民警一番核实,证据确凿,小欣被刑事拘留了。

在这起事件中,小欣的行为涉嫌触犯了盗窃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小欣的行为完全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从主观方面来看,小欣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她发现准婆婆手机密码简单,进而猜测于老汉手机密码相同,并尝试输入密码转走钱款,这充分表明她主观上存在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

她明知这些钱并非自己所有,却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并据为己有,以满足自己购买零食等消费需求。

从客观方面而言,小欣实施了盗窃行为。她利用猜测的密码,成功从于老汉手机中转走5万元,这一行为属于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而且,这5万元数额较大,达到了盗窃罪所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小欣盗窃的5万元显然属于“数额较大”的范畴。

小欣的行为还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于老汉的5万元是他的养老钱,这笔钱的丢失给于老汉一家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痛苦。

小欣在短短时间内就花费了25000元购买零食,这种肆意挥霍的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其犯罪的恶劣程度。

于老汉一家虽然之前喜欢小欣,但在面对小欣的盗窃行为时,选择报了警,这是正确的做法。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个人情感而姑息纵容犯罪行为。如果对于小欣的盗窃行为不予追究,会损害于老汉一家的合法权益。

从法律程序上来说,民警介入调查并核实证据后,对小欣采取刑事拘留措施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综上所述,小欣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有人认为:小欣太不懂事了,为了点零食就做出这种事。

也有人认为:于老汉做得对,不能让这种行为得逞。不管怎么说,小欣因为自己的嘴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可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