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拍摄于1894年“甲午战争”时期的一张罕见照片,镜头中半张脸都裹着纱布的洋人

尽访天下史 2023-03-03 00:41:44

这是拍摄于1894年“甲午战争”时期的一张罕见照片,镜头中半张脸都裹着纱布的洋人,是一名大清国的“国际雇佣兵”,他的名字叫菲里奥·诺顿·马吉芬。   有趣的是,这个后来在中国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洋兵”,在前半生甚至都不知道这世界上有“中国”的存在。   马吉芬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少时立志做一名军人,17岁时进入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学习,并且成绩优异,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毕业后的他却没有被美国海军录取。   正当马吉芬以为自己的一生都将在默默无闻中度过时,偶然一次机会,却让他得知了“中法战争”爆发的消息,这仿佛让他看到了人生的希望,他要到中国来当兵。   此后的他辗转数月来到中国,先后在天津及威海水师任职,并因此得以被李鸿章推荐进入北洋水师,任“镇远号”大副一职,而这艘战船的船长,就是林则徐的侄孙林泰曾。   按常理说,“雇佣兵”就是拿钱做事,但马吉芬在战斗中表现得十分英勇,多次在险境中出色完成任务,并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绘制了作战海岸线图。因此,马吉芬颇得李鸿章的器重与赏识,也给予了这位“洋兵”十分优厚的待遇。   大东沟海战时,马吉芬与中国海军官兵一道,奋力抗击日寇,身负重伤后,不得已回到美国治疗。当听闻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消息后,马吉芬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刺激,此后的他拖着病体,在美国各地演讲,宣扬中国海军的英勇,并谴责西方国家对北洋水师的不公平舆论。   1897年,马吉芬穿着北洋水师的军服,在医院含恨自杀,并留下了“我永远都是北洋水师一员”的遗言。值得一提的是,马吉芬自杀那天,也是清朝海军将领丁汝昌和杨用霖自尽的两周年纪念日。  

0 阅读:16
尽访天下史

尽访天下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