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和港口交易细节曝光,贝莱德子公司拿下51%股权?港澳办发出警告
最近,香港的一则大消息在各界引起了轩然大波。4月14日,香港媒体曝光了长和港口涉及千亿的交易股权细节,长江和记实业打算以227.65亿美元把全球43个港口卖给美国的贝莱德财团,其中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战略要地。
咱们先来说说这巴拿马运河,它可是全球海运贸易的重要通道,扼守着全球6%的海运贸易。而中国商船在这儿的通行量占比高达21%,可以说是“一带一路”海上生命线。特朗普政府一直就想削弱中方在巴拿马的影响力,还威胁要“收回运河控制权”。
在这样的背景下,长和把港口卖出去,就好像是把国家的命脉拱手送给别人,难怪大家都指责长和这是在迎合美国的战略围堵。
知情人士透露,贝莱德子公司GIP将持有巴拿马运河两港51%的股权,意大利阿彭提家族控制的TiL公司成了所有港口唯一运营方。虽然巴拿马港口在整个交易总价里只占4%,但它的战略意义太重要了。一旦美国资本掌控了这里,就相当于掌控了全球供应链的“咽喉”,他们的野心昭然若揭。
早在3月13日至15日,国务院港澳办就罕见地在三天内两次转载《大公报》的锐评。《莫天真 勿糊涂》一文指出美国“既要钱、更要命”,要是美国掌控了港口的数据与调度权,中国商船很可能会被“卡脖子”,一年的损失可能达到数百亿元。
《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则对长和提出了“灵魂五问”,质问长和在大是大非面前到底该怎么选择。港澳办的这些举动,其实就是把这个交易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香港特首李家超也马上表态会“依法严审”。
长和联席董事总经理陆法兰坚称这个交易“纯属商业”,但大家可不买账,都觉得他这是“饮鸩止渴”。巴拿马新总统穆利诺上台后,以“特许经营权违规”为由对长和发起审计,还有消息说美方用“国家安全”来胁迫长和进行交易。香港市民都气得直跺脚,怒斥长和这是“自毁长城”。有学者也发出警示,说巴拿马运河要是易主,中国商船可能会遭遇像华为断供那样的痛苦。
面对大家的愤怒和质疑,长和紧急取消了2024年业绩会,李嘉诚家族也不说话了,这就像“此地无银三百两”,更让人觉得这里面有问题。
监管层面也没闲着,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经启动了反垄断与安全审查,巴拿马政府也暗示可能会收回港口。摩根大通的报告说,这个交易有四种可能的结局:正常推进、修改条款、彻底叫停或者转售给其他方。不管最后结果怎样,这件事都给跨国资本提了个醒:不能只盯着钱,得先想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就在这个交易争议闹得最凶的时候,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发出了警告:“那些在关键时刻出卖国家利益的,不会有好下场!”虽然他没直接说长和的事儿,但大家都明白他这话的意思。夏宝龙还强调,外部势力想破坏香港稳定、干预中国内政,那就是“痴心妄想”。他用“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鼓励大家在大是大非面前要站对立场。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资本流动很正常,但涉及到国家战略利益的交易,就得小心翼翼了。夏宝龙的警告,不只是对那些可能出卖国家利益的人的当头棒喝,也是对所有市场主体的期望。企业不能只想着赚钱,得有家国情怀。如果只看重利益,不顾国家利益,最后肯定会自食恶果。
咱们再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次长和港口交易事件其实反映了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和选择。一方面,企业要在市场中生存发展,需要进行商业活动;另一方面,又必须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这就要求企业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被眼前的利益冲昏头脑。
对于国家来说,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确保涉及国家战略利益的交易能够得到严格审查和监管。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这次长和港口交易事件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企业和资本在国家利益面前应该有的态度。希望所有的市场主体都能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兼顾道义和利益,心怀家国,这样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