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发动全球关税战,美国财长却劝各国不要报复,中方率先发难
2025 年 4 月 2 日,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发动 “对等关税” 战,对中国、越南、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加征重税,其他国家则统一征收 10% 的基准关税。这一 “休克疗法” 式的贸易政策震惊世界,美股期货瞬间暴跌,全球供应链陷入震荡。然而,就在各国准备反击之际,美国财长贝森特却紧急喊话:“别冲动!别急着发动关税报复。” 他的这番表态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盘算?
一、美国财长的 “灭火” 逻辑:怕报复更怕失控
贝森特在关税战宣布后第一时间跳出来 “灭火”,表面上是为了缓和局势,实则暗藏三大矛盾心理:
1. 政治甩锅:我没参与,都是总统的主意
贝森特反复强调 “我没有参与谈判”,试图与特朗普的激进政策划清界限。这种 “背锅式表态” 在特朗普内阁中屡见不鲜 —— 前国防部长马蒂斯曾因反对撤军叙利亚而辞职。贝森特作为华尔街出身的财长,深知关税战短期可能增加财政收入,但长期必然引发全球报复,最终损害美国经济。他不愿成为历史的 “替罪羊”,于是选择在公开场合与特朗普保持距离。
2. 谈判筹码:关税可浮动,给点甜头换让步
贝森特透露,美国可能对顺差行业降低关税,对逆差行业顶格征收。这种 “差异化执法” 看似灵活,实则是特朗普惯用的 “极限施压” 手段。例如,2018 年特朗普对钢铝加征关税后,又通过 “豁免机制” 与部分国家谈判,迫使对方在其他领域让步。贝森特暗示 “4 月 9 日前可能有谈判”,本质上是给各国留个 “台阶”,希望用关税弹性换取贸易伙伴的妥协。
3. 经济担忧:报复将让美国付出惨痛代价
经济学家警告,若各国报复,美国通胀可能飙升 2.1%,GDP 增速下降 1 个百分点。贝森特作为经济史学者,深知 1930 年《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如何加剧大萧条。他私下承认,关税无法同时增加收入和振兴制造业,反而会推高企业成本。例如,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药品和半导体若被加税,将直接冲击医疗和科技行业。贝森特的 “灭火” 言论,实则是对特朗普政策的无声抗议。
二、中方反制:从 “被迫接招” 到 “主动出击”
中国商务部已经率先表态,将会采取反制措施,维护国家利益。
三、全球冲击波:蝴蝶效应正在显现
特朗普的关税战已引发连锁反应:
对美国:短期爽一时,长期火葬场
通胀飙升:从中国进口的电子产品、从越南进口的服装价格普遍上涨 10%-15%,美国消费者每月多花 200 美元。
企业遭殃:特斯拉上海工厂产能占全球 40%,若关税提高,Model 3 在美国售价将突破 6 万美元,销量可能腰斩。
盟友反目:欧盟宣布对美威士忌、牛仔裤加征 25% 关税,加拿大威胁限制稀土出口。美国传统盟友的 “背叛”,让特朗普的 “美国优先” 政策陷入孤立。
对全球:贸易脱钩加速,多边体系崩塌
经济衰退风险:IMF 预测,若关税战持续一年,全球 GDP 将损失 1.2 万亿美元,相当于一个巴西的经济总量。
特朗普的关税战如同一场失控的 “金融核爆”,其冲击波正在重塑世界经济格局。美国财长的 “灭火” 言论,暴露了白宫内部的战略分歧;中国的反制,则展现了大国应有的担当。历史不会重复,但总是押韵 —— 当保护主义的阴云笼罩全球,唯有合作才能驱散黑暗。那些试图用关税筑起 “经济长城” 的人,终将被自己的 “城墙” 所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