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女孩”萌萌,2021年被姐夫投毒,她现在怎么样了?

北有南栀 4天前 阅读数 20 #社会
文章标签 百草枯医院医生

百草枯这一高毒性农药,因其对人体能够造成难以逆转的严重伤害,已在我国被严格禁止销售。

这一禁令的出台,无疑彰显了国家对民众生命安全的深切关怀与高度重视。

尽管它对于农业生产中的除草环节而言,曾是一个效果显著的得力助手,深受农民朋友的青睐。

但鉴于其潜在的巨大危害,国家还是毅然决然地采取了禁止措施。

然而,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百草枯在除草方面的独特优势,使得一些不法商贩仍然暗中向农民出售这种被禁农药。

这无疑给农村地区的农药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困难。

2021年,在河北威县就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

一位即将迎来高考、怀揣梦想的高三女生萌萌,竟被自己的姐夫陈某哄骗着喝下了百草枯。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让萌萌的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更让她的家庭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与绝望之中。

经过紧急救治,萌萌虽然幸运地从死神手中挣脱了出来。

但她的身体却受到了严重的损伤,需要长时间的康复与调养。

而她的家庭,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与精神负担。

更为令人愤慨的是,直至如今那位造成这一切悲剧的姐夫陈某,竟然仍未向萌萌及其家人表达过一丝歉意。

那么,这位经历了生死考验、被大家称为“百草枯女孩”的萌萌,如今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

她是否已经走出了那段阴霾,重新找回了属于自己的阳光与希望呢?

被姐夫狠心下毒

2021年,一个令人痛心的事件发生在河北。

一位名叫萌萌的女孩,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

被自己的亲姐夫哄骗,喝下了一种名为“百草枯”的剧毒农药。

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对萌萌而言,无疑是一场晴天霹雳。

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遭遇这样的劫难。

更未曾料到,这灾难的源头,竟然是来自身边亲人的毒手。

事实上,萌萌与姐夫陈某之间,并无任何深重的仇恨或矛盾。

她可能只是不幸地成为了,陈某心中怨念的牺牲品。

陈某因自觉家庭条件不佳,一直认为岳父一家对他心存轻视。

这种不满与自卑情绪在心中逐渐发酵,最终演变成了对岳父一家的报复心理。

萌萌与陈某的妻子,也就是她的姐姐关系亲密。

特别是对她俩的儿子,萌萌更是疼爱有加。

每当假期来临,萌萌总会迫不及待地回到姐姐家中,帮忙照看这个小侄子。

时间定格在2021年12月5日,那天萌萌恰好来到姐姐家中帮忙照看孩子。

由于天气寒冷,陈某便借口担心萌萌感冒,将她带到家中。

并悄悄地将没用完的“百草枯”农药加水稀释,伪装成“感冒冲剂”递给了萌萌。

百草枯,这种被誉为除草效果极佳的农药,使用后不会留下任何残留,对环境无害。

然而,它对人类却是极其残忍的。

一旦成人中毒,便无药可救。

百草枯也因此成为了,导致人类急性中毒死亡率最高的除草药物。

当时,姐夫将百草枯与萌萌的感冒冲剂混合在一起。

虽然萌萌察觉到味道有些异常,但并未过多怀疑,便一饮而尽。

不久后,萌萌便出现了腹泻、呕吐等症状,家人急忙将她送往医院检查。

然而,县城和县镇医院的医生都未能准确诊断出病因。

一家人无奈,只得带着萌萌赶往省城。

经过一系列检查,省医院的医生终于判定,萌萌体内含有百草枯毒素。

面对这一结果,萌萌震惊不已。

她坚称自己从未接触过百草枯,怎料这致命的毒素,却悄然侵入了她的身体。

回想起身体不适前的种种,萌萌突然意识到,姐夫曾递给她一杯“感冒冲剂”。

当时她就觉得味道有些奇怪,只是未曾往坏处想。

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萌萌虽然侥幸保住了性命,但她的行动却受到了严重限制。

为了恢复健康,萌萌在无锡某医院接受了双肺移植手术。

三个月后,她终于回到了久违的老家。

然而,由于手术的特殊性,萌萌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卫生要求。

为了防止感染,她在家中也要佩戴口罩,不能接触泥土、花草等自然物体。

尤其是那些飘絮的植物,甚至阳光也成了她的禁忌。

对于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孩而言,萌萌已经完全失去了行动的自由。

曾经在学校里努力学习的日子,如今对她来说,仿佛成了一场遥不可及的梦。

每当父母想要与萌萌交谈时,也只能隔着口罩,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这一切都是为了防止细菌感染,保护萌萌脆弱的身体。

然而,萌萌家住在农村,自然无法为她提供一个完全无菌的生活环境。

为此,萌萌的父母特意在县城为她租了一套楼房,并准备了充足的消毒液等卫生用品。

每次吃饭前,他们都会将碗筷仔细烫洗一遍,以确保安全。

由于不能晒太阳,萌萌只能在夜晚时分出门散步,而且无法进行剧烈的运动。

手术后的她身体异常虚弱,连爬楼梯都显得力不从心。

在最初的阶段,萌萌的体重急剧下降,身体状况堪忧。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身体状况逐渐有所好转。

但体重仍然偏轻,只是相对于刚生病时有所恢复。

看着心爱的女儿遭受如此折磨,萌萌的父母内心同样痛苦不堪。

他们恨不能替女儿,承受这一切苦难。

每当萌萌想要吃点什么时,他们都会竭尽全力满足她的需求。

如今,萌萌对油烟味异常敏感,一闻到就会咳嗽不止。

因此,萌萌的父母每天都会从老家赶到城里,为女儿准备饭菜。

他们的爱,如同温暖的阳光一般,照亮了萌萌前行的道路。

靠药物维持生命

萌萌的生活,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被彻底重塑,变得异常规律且严谨。

这是因为她的身体状况已经严重到,需要依靠药物来细致调控。

每天清晨六点刚过,当第一缕阳光悄悄探进房间。

萌萌便准时醒来,开始她一天的例行程序。

在享用早餐之前,她会一丝不苟地服用两种必备药物,这是她新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自己不会遗漏任何一次服药,萌萌的手机里精心设置了六个闹钟。

它们如同忠诚的卫士,时刻提醒着她。

每当闹钟响起,无论手头正在做什么,萌萌都会立刻放下,拿起药片毫不犹豫地送入口中。

上午的时间,被七点半、八点半、九点半这三个闹钟精准划分。

而餐前餐后的间隙,也都被药物填满。

从早到晚,萌萌需要服用的药物种类竟多达十几种,这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方便管理这些繁多的药物,萌萌特意购置了一个精致的药盒。

它拥有众多小格子,似乎是为药物量身定制的收纳空间。

然而,即便如此,这些格子也仍然无法满足萌萌的需求。

因为她的药物实在太多了,仿佛小小的药盒永远也无法装下,所有的希望与寄托。

每天清晨,萌萌在服用完早晨的药物后。

便会开始为晚上的服药做准备,将药物一一分类装进药盒。

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萌萌已经养成了习惯,再也不用担心会忘记服药。

除了繁琐的服药程序,萌萌每天还需要进行雾化治疗。

她所使用的药物中,有几种价格极为昂贵。

尤其是雾化时所需的一种特殊元素,更是让家庭开支雪上加霜。

为了购买这些药物,萌萌通常选择在网上下单。

而一天所需的药物量竟高达八瓶,总费用超过七百元。

此外,还有一种口服药物,每片价格高达一百八十元。

而萌萌每天需要服用一片半,这笔费用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如此算来,萌萌每天的医药费用就高达上千元。

一个月下来,更是要花费超过三万元。

这笔巨大的开销,对于萌萌的父母来说,无疑是一座难以承受的大山。

更何况,这些药物还是选择了相对便宜的国产药,替代了更加昂贵的进口药。

如果全部使用进口药,那么萌萌的家庭将更加难以维系。

幸运的是,有几种昂贵的药物并不需要终身服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家庭减轻了负担。

然而,眼前的压力已经让萌萌的父母感到喘不过气来。

他们主要依靠种植葡萄为生,总盼望着每年能有个好收成,以便及时为女儿购买所需的药物。

每当需要购买药物时,萌萌的父亲都会四处奔波,向亲朋好友、同村村民借钱。

在开口借钱之前,他总是小心翼翼地考虑对方的经济状况。

生怕因为自己的请求,而给对方带来尴尬或困扰。

因此,他每次都不敢借太多,担心无法及时归还。

而每次借到钱后,也只能等到葡萄收成的时候才能偿还。

然而,有时候即便凑够了钱,萌萌却依然无法按时拿到药物。

这主要是因为疫情的影响,导致一些进口药物无法及时送达医院。

在这种情况下,萌萌只能使用其他药物代替,这无疑增加了治疗的不确定性。

每当这时,萌萌的母亲总会埋怨丈夫。

认为如果他早点去买药,女儿就不会受到这样的委屈。

但其实,母亲心里明白,她并不是真的怨恨丈夫,只是出于对女儿的深深担忧和焦虑。

她只能将这种情绪发泄在丈夫身上,以此来缓解内心的压力。

除了药物费用和雾化治疗外,萌萌每周还需要前往县城的医院进行检查,主要是进行血检。

而每个月,她还会去省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照CT、做气管镜等项目。

每次检查时,萌萌都会被抽取九管血。

在生病之前,她非常害怕抽血,但现在却已经对此习以为常了。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治疗,医生发现萌萌体内的多项血液指标都存在问题。

她的身体状况比正常人虚弱得多,甚至因为凝血功能不正常,而可能导致内出血。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萌萌的父母曾带她到无锡进行复健治疗。

但遗憾的是,这一指标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恢复。

为了提升这一指标,他们已经花费了一万多块钱。

但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他们实在无力继续承担下去了。

家人众筹医药费

由于女儿萌萌的病情,萌萌的父母踏上了漫长的求医之路,四处奔波,心力交瘁。

父亲老马,一个原本健壮的汉子,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日渐憔悴。

不到半百的年纪,脸上已布满了如沟壑般的皱纹,记录着岁月的沧桑与生活的艰辛。

这或许与他常年在田间地头辛勤耕耘有关,但萌萌的病情无疑加速了他的衰老。

老马整个人仿佛一夜之间瘦了一大圈,连听力也受到了影响。

时常需要侧着脸,专注而吃力地倾听别人的话语。

萌萌家位于偏远的农村,房屋年代久远,岁月在其上刻下了斑驳的痕迹。

北方的冬天寒风凛冽,而家中除了奶奶的房间装有取暖设备外,其他地方都显得格外寒冷。

为了抵御严寒,萌萌的父亲用泡沫板堵住了漏风的地方。

但即便如此,在寒冷的冬夜里,也只能依靠厚重的被子来取暖。

家里的经济条件本就捉襟见肘,萌萌昂贵的医药费更是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

尽管老马种植了近十亩的葡萄,但即便是丰收的年份,家里的收入也仅仅勉强维持生计。

为了筹集萌萌的治疗费用,老马不得不四处借钱,背负上了沉重的债务。

老马深知,一亩葡萄地的净收入虽然可以达到6000至7000元。

但面对萌萌高昂的医药费,这些收入依然是杯水车薪。

更令他担忧的是,疫情的反复让葡萄的销售充满了不确定性。

葡萄的成熟期通常在每年的八月份,那时,萌萌的父母总是凌晨三四点就起床。

顶着星辰去地里摘葡萄,只为能在天亮时将新鲜的葡萄装车送往全国各地。

然而,老马总是祈祷在收获季不要遭遇疫情。

否则收葡萄的车无法到来,葡萄将无法销售。

一年的辛苦将付诸东流,女儿的医药费也将无以为继。

由于常年的劳作,老马的身体也亮起了红灯。

他的脚因为长期在雨中劳作而落下了毛病,天气一转冷就疼痛难忍。

此外,他的颈椎和腰部也经常疼痛难忍,但他依然咬牙坚持着。

在萌萌生病后,老马夫妇通过水滴筹平台为女儿筹集了六十多万元的治疗费用,但这只是杯水车薪。

实际上,萌萌的治疗费用早已超过了100万元,家里因此背上了二十几万元的债务。

尽管如此,老马夫妇依然没有放弃希望,他们坚信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看到曙光。

姐夫至今未道歉

从萌萌的姐夫陈某对萌萌下毒的那一刻起,直至萌萌接受治疗的漫长岁月里。

陈某从未踏足过医院一步,更未曾有过丝毫的探望之意。

他的家人也同样如同消失了一般杳无音讯,未曾给予过任何经济上的援助。

针对陈某曾提及的岳父一家轻视他的言论,老马深感无奈。

他明确表示,自己和妻子从未对陈某有过任何责备或不满。

陈某与萌萌姐姐之间的相处,也一直十分和谐融洽。

在他们婚后的五年时光里,萌萌姐姐仅有一次因争吵而回到了娘家。

每当家中备下美食,老马夫妇总是第一时间通知女儿,让她带着陈某和外孙一同回家团聚。

两家人的经济状况大致相当,陈某的父母同样是朴实的农民,家中耕种着约二十亩的土地。

而陈某则常年在外打些零工,以补贴家用。

对此,老马再次强调,自己从未有过瞧不起陈某的念头。

自家条件也不过如此,怎会因此而轻视他呢?

陈某与萌萌姐姐,是通过媒人介绍相识的。

当初结婚时,老马夫妇并未向陈某提出购房等过分要求,他们深知彼此的家庭状况。

陈某家给予的彩礼,老马夫妇也以家具等物品作为陪嫁,从未有过所谓的轻视之举。

老马左思右想,觉得或许只有一个原因能够解释陈某的行为。

那就是陈某酷爱饮酒,而自己却滴酒不沾。

有一次,陈某醉酒后跑到岳父家接妻儿,当时老马确实有些不悦。

或许正因如此,陈某心中埋下了怨恨的种子。

但老马坦言,自己当时只是出于安全考虑,并无他意。

在陈某下毒后,他还曾表现出异常的关心。

声称萌萌服了药却不见好转,自己还特意买了其他药物给她尝试。

在萌萌转到县医院治疗时,由于无法坐立,陈某还亲自去找了一张床来安置她。

这一切,萌萌的父母都看在眼里,甚至一度认为这个女婿十分“老实”。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让女儿遭受如此多苦难的,竟然就是这个看似“老实”的女婿。

如今,萌萌姐姐已经提起了离婚诉讼,但法院的判决还需等到萌萌的案件宣判后才能进行。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萌萌的这种情况还涉及到第三方责任人。

因此医保报销,也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根据《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

萌萌这种情况可以先由医疗保险基金垫付医疗费用,并且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有权向陈某追偿。

现如今,老马夫妇最大的心愿就是女儿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

即便需要他们倾尽所有,甚至砸锅卖铁,他们也绝不会有一丝犹豫。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北有南栀

北有南栀

讲述不一样的世间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