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收起义部队的军事主官是黄埔军校科班生,但打仗还是不如毛主席
- 新四军最强的师是一师,这个毫无疑问,但不能离开粟裕的加持
- 彭德怀元帅一直干最苦的工作,他的战功是不世之功,非其他人能比
- 1955年授衔,初定元帅名单有13人,为什么最后只选10人成为元帅?
- 毛主席打仗绝非爽文模式,没有所谓奇迹,他是凭实力克服困难
- 刘伯承元帅的处世之道,打仗的时候顶得上去,和平年代不抢风头
- 我军创业太艰难了,十大元帅有5人身边只剩几百人,但也要作战
-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最强战斗力部队,都离不开周总理的军事布局
- 毛主席的战略思维,在井冈山就已经很超前,时间证明毛主席的正确
- 宣传口号接地气,红军并不是历史上第一个,但却是最成功的一个
- 东野打仗一切安排好,华野打仗是啥也别问,因为粟裕喜欢灵机一动
- 四野最起码有7个人具备兵团级别的指挥能力,但可惜只设有4个兵团
- 为什么那么多军事科班生,心甘情愿地跟随毛主席打仗?
- 解放军解放台湾以后,是否需要改名?
- 抗美援朝这一军功,足以在军史单开一页,证明解放军战力是世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