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后白菜何时停止浇水,何时收获?包心不好如何补救?
秋末冬初,正是大白菜丰收的季节,这道寻常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背后却蕴藏着种植户的辛勤汗水和种植技巧。
今年,由于天气原因,不少地区的大白菜种植较晚,甚至出现了包心不良的现象,这让许多种植户感到担忧。
究竟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才能保证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呢?
大白菜是我国重要的冬季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也成为了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
看似普通的大白菜,种植起来却并非易事。
今年,许多种植户就遇到了难题:由于天气骤降,部分地区的大白菜迟迟未包心。
大白菜的包心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
在北方地区,如果秋季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白菜通常在种植半个月后就能开始包心。
但今年的降温来得又急又猛,打乱了白菜的生长节奏。
许多种植户尝试使用各种保温措施,例如传统的温室大棚,但这些方法在极端低温下效果有限。
针对包心不良的问题,专家建议可以追施速效氮肥。
速效氮肥能够被作物快速吸收利用,有效促进心叶生长。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速效氮肥要适量,并控制好追肥时间,避免因过量使用而导致白菜对肥料产生依赖性,或者造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
除了速效氮肥,一些种植户还尝试在白菜上架设小拱棚,以此来提高白菜周围的温度,并减轻大风对幼苗的伤害,为白菜的生长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小拱棚并非万能,在零下十几度甚至更低的极端气温下,其保温效果仍然有限。
“霜降”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气温将进一步下降,雨水也将逐渐转为雪水,环境会变得更加寒冷潮湿。
地面结冰的现象会越来越明显,积雪也会逐渐加厚,这不仅会影响白菜的生长和成熟,还会给采摘工作带来困难,甚至危及工人的安全。
此前,江苏南通就曾出现过早茬蔬菜因天寒地冻而受灾的情况,受灾面积高达四十多万亩。
霜降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我国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霜降时间也相差较大。
以江苏为例,通常在立冬后十几天左右才进入霜降期,因此霜降前后采摘白菜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
但对于与其接壤的内蒙古等北方地区来说,霜降现象则更为明显和频繁,收获时间通常集中在十月底到十一月中旬之间。
根据各地气候差异,专家也给出了不同地区的参考收获时间:东北和西北地区一般在霜降前后收获;华北地区在小雪前后收获;西南地区在十月底至十一月中旬收获;江南地区则在小雪后收获;而华南地区则可以随时收获。
除了应对寒冷天气,种植户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适时管理。
例如,西南地区由于高海拔,平均气温较低,且降雨天数较多,这导致白菜的包心率低,破损率高。
尤其是在雷雨天气,如何减少白菜的破损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
如果遇到雷雨天气,首先要确保人员安全,将工人转移到安全场所,并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寻求协助。
对于已经包心成熟或部分成熟的大白菜,可以及时采摘;而对于尚未完全包心或无法确定成熟度的白菜,则可以用塑料布或帐篷布覆盖,并在适当时机进行采摘,以此减少外部因素对白菜的影响。
从浇水、施肥到搭建小拱棚,再到应对极端天气,大白菜的种植过程充满了挑战,也体现了种植户的智慧和经验。
那么,您在种植大白菜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心得体会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验和建议,一起探讨大白菜种植的技巧,共同提高种植水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